我們都是祂的工作
蕭壽華牧師
前宣道會北角堂主任牧師
我自十四歲開始參與宣道會北角堂(北宣)的聚會,多年來
受教於滕牧師的言教與身教,成為我事奉人生中極其重要的教導
與榜樣。1985至1987年間,我有機會近距離與滕牧師在北宣同
工,進一步體會如何實踐忠誠事主之道。
蕭壽華牧師
前宣道會北角堂主任牧師
我自十四歲開始參與宣道會北角堂(北宣)的聚會,多年來受教於滕牧師的言教與身教,成為我事奉人生中極其重要的教導與榜樣。1985至1987年間,我有機會近距離與滕牧師在北宣同工,進一步體會如何實踐忠誠事主之道。
主權性的恩典(sovereign grace)
滕牧師口中常常提及主權性的恩典。神曾經在各個事奉的領域大大地使用滕牧師,他不單建立起宣道會北角堂,為她奠定了美好的屬靈根基,他也曾是宣道會香港區聯會七任的主席。在牧會之餘,有一段日子他同時兼任建道神學院及中國神學研究院的院長,並且曾在全球四十四個國家領會、多年擔任華福會主席等。然而他並不以這些誇口,只常常說是神奇妙的工作。四○年代中日戰爭,他從山東逃往西北,神奇妙地引領他在陝西的西北大學繼續學業,主修外文。畢業後得到一位宣教士的鼓勵與經濟上的支持,前往英國愛丁堡大學攻讀神學。在當時的中國處境,能夠得到如此難能可貴的教育機會,實在是神「主權性的恩典」成全一切。
神學畢業後,他本打算回國事奉,正準備經港回國,但五○年初中國政局混亂,大量難民湧進香港,滕牧師難於回國,便詢問當時有關官員是否可以暫時留港,官員回覆可以。數年後,滕牧師已經開始了在香港的宣道會及神學院事奉,一次偶然的翻查中,滕牧師才驚見自己護照上有「不准留港」的規定!神竟然在過去蒙蔽了他及有關官員的眼睛,看不見這規限而留港(隨後才正式申請留下),他表示若當時知道有這限制,縱使是多麼艱辛也必會回國。而神便是以祂奇妙掌權的手,施恩讓他留在香港事奉。因此,他深感到日後一切領導性及海外事奉的機會,都是恩典。
承擔與犧牲
在我多年與滕牧師的接觸中,發覺滕牧師有一顆不畏勞苦、敢於承擔的心。當香港宣道會西差會感到時機成熟,要把神學教育託付本地的華人宣道會時,便邀請當時任區聯會主席的滕牧師兼任建道院長一職。滕牧師經過考慮後,深感是義不容辭的歷史任務,便憑信心承擔。事實上,滕牧師不多推辭各項服事的職任,他總是放膽去承擔。在我們今天的角度看之,便會認為他是不知取捨,過多承擔。然而正因為當時有他的承擔,華人教會開拓了眾多重要的屬靈領域,而他自己也經歷了神各方面奇妙的保守:他在海外講道,少有時差問題,下飛機不久便可踏上講台;他本有肺病,但其後在繁忙工作中反而康復過來。神賜恩予他能力,使他能成就超過一個人所能承擔的大量工作。我想他是不斷向神求力量,神也賜下信心讓他放膽去承擔責任,也領受力量完成責任。並且按他所言,他不斷經歷在工作中的得力與安息,他常說:「我講道時便是休息。」
神也在滕牧師的內心賜下一顆願意為別人犧牲、放下自己需要的心。多年來我聽過不少的故事,都是一些曾經從滕牧師那裏得到幫助的人,其後主動地講述出來的:神學生在經濟拮据時收到滕牧師寄來的錢、青年人無經濟能力讀大學而得滕牧師的長期資助、傳道人在開荒植堂時得滕牧師每月定期支持經費而逐步建立起教會⋯⋯滕牧師似乎從不擔心自己的將來,也從未為自己購置物業,他好像忘記了自己的需要,卻仍能安然面對未來,以至他可以繼續不斷地供應他人的需要。
和平之子
滕牧師曾在多個機構擔任董事的工作,常要處理很多教會內外的人事問題,我也曾親見他多次調解一些破裂了的關係。在過程中有不少人都會表示:謠言會止於滕牧師─他雖然知道很多人生命的問題,但仍然不會隨便輕信別人的不是,更不會傳播出去。有些人的錯失他會默默地包容了去;有些同工的糾紛他寧願自己吃虧,拿出自己的一份,化解了雙方的爭執;有些信徒對同工的誤會,他會為同工辯解,不願別人受批評。
對於我自己來說,青年時期教會要委任我作主任牧師,我感到難於接受,我怎能承擔這麼重大的職任?然而滕牧師當時不斷鼓勵我,他對我的信任較我對自己的信任更大,因而我便放膽踏步上前,學習承擔。作為一位資深的牧者,滕牧師從不擺架子、弄權威,他對我及其他的同工、執事們,誠實地表達尊重,是我們清楚體會到的。
年青時我在他面前表達過一些無知、不成熟的觀點,他從不表示輕視,只是溫柔地提出另外的看法。有些時候他不會即時指出我的錯誤,但我會在他一些講道中聽到適切的提醒─不是指名道姓的責備,而是在聖經真理原則的教導中指出當有的信念。
有一次我曾對滕牧師領導制定的區聯會十年發展計畫,其中三倍人數增長的目標表達疑問,我說連韓國這麼興旺的教會,信徒人數的增長也要十年才可達三倍,我們宣道會是否可以像韓國教會般?滕牧師沒有回應甚麼。然而不久我在他一次講道中,他談及世界有一些我不知的地區在十年內有十倍甚或百倍人數增長;他並且說:在中東地區曾經在赤貧中發現地下油井,一夜之間成為暴發戶國家,而主耶穌的豐盛正是教會的「油井」,其豐富的資源未完全被發現,人若憑信心去探索、支取,也可以收成百倍,經歷靈裏的豐盛!我聽後為自己的小信難過,認罪祈禱。1992年,北宣遷入三萬呎的新堂,約十年間,人數增長三倍,我在驚歎中說:「主啊!離開我這個罪人。」
我感謝神把滕牧師賜給華人教會,特別是宣道會北角堂。是的,一切都是恩典,願主的名被尊崇!
我的老師滕牧師
鄺炳釗牧師
建道神學院榮休教授
感謝神,讓我有機會在建道神學院成為滕近輝老師的學生四年,後又在中國神學研究院跟他學習事奉十年,以下是他在我心中留下的印象。
鄺炳釗牧師
建道神學院榮休教授
感謝神,讓我有機會在建道神學院成為滕近輝老師的學生四年,後又在中國神學研究院跟他學習事奉十年,以下是他在我心中留下的印象。
1 上課講道。滕牧師教授的科目多為經科,從創世記到啟示錄無一不教。他上課時着重聖經的內容和實際的應用,聽他講書就像聽他講道,常感扎心,不會只是獲得一點知識。這對當今神學教育有時候只探討有關聖經的問題而忽略其內容是很好的提醒。
2 樂意助人。滕牧師常是身兼多職,因香港(甚至全世界的華人)不少教會、機構及神學院都希望得他參與;只要是對神的工作有好處,他都儘量幫忙。他對學生也是這樣的,我在建道讀二年級時,寫了一篇有關處境倫理的文章,請他修改,他一口答應並細心批閱。兩年後我請他擔任論文的導師,他又樂允,並用他娟好的字寫上評語。
3 淡定從容。無論有多少工作要完成,滕牧師永遠都是斯文淡定、從容不迫,他的字典好像沒有「壓力」這個詞語。達此境界因他對神有極大的信心及不過分介懷別人的評價。不感到壓力應是滕牧師長壽健康其中一個祕訣。
4 溫柔有力。當年在建道學習講道,不少同學喜歡大聲喊叫,要喚醒「猶推古式」的聽眾。教希臘文的孫名世老師一聽見大叫式的試講,便苦口婆心的勸勉我們:「你們要學效滕牧師講道,溫柔卻有力,令聽眾畢生難忘。」
5 兩次義怒。我目睹溫文爾雅的滕牧師發怒兩次。第一次是四十年前他任建道代院長,部分同學(包括我)反對學院規定成績好的同學才可任佈道團職員,我們覺得這是「屬肉體」的要求,滕牧師很嚴厲的回應:「不接受這規則,便不要留在建道讀書。」第二次是有神學院董事開會時說話極之不當,滕牧師直斥
其非,說「這樣講話是無恥的。」這叫我想起道成肉身的主被稱為神的羔羊及猶大的獅子。
6 信靠順服。滕牧師極重視順從神的帶領。例如1950年滕牧師開始事奉,月薪是港幣五十三元,不久主的靈感動他,要他把收入的四分之一奉獻。五十三元月薪奉獻十分之一已不容易,何況是四分之一!滕牧師卻順從聖靈的感動照着做。他一生都是信靠順服,讓別人蒙福。
7 全是恩典。1999年9月全體建道老師和滕牧師及師母閒談,有人問:「滕牧師,甚麼是你得神大大使用的祕訣?」他簡潔回答:「全是恩典,mere grace, mere grace。」這也是滕牧師不喜歡多提自己的原因,他的好處不在神以外。他謙卑,只要高擧賜恩的神。
學生不能高過先生,滕牧師喜歡象徵完全的「七」,我寫了七點,必須停筆,只想對老師說:「願你日子如何,力量也如何!」
尊敬的滕近輝牧師安息主懷
曹錦昌上尉
救世軍卜維廉隊
今早得悉尊敬的滕近輝牧師安息主懷,深感抱歉。
曹錦昌上尉
救世軍卜維廉隊
主內滕張佳音博士:
今早得悉尊敬的滕近輝牧師安息主懷,深感抱歉。
但願天父給妳有安靜的時間,聖靈給妳安慰。
禱告記念後事的一切安排。
柴樹良牧師
前香港基督徒短期宣教訓練中心總幹事
感謝神,在我靈程成長路上,你的著作與講道對我的靈命大有造就。
柴樹良牧師
前香港基督徒短期宣教訓練中心總幹事
敬愛的滕牧師:
感謝神,在我靈程成長路上,你的著作與講道對我的靈命大有造就。在我按牧時,你在訓勉中鼓勵我要按正意分解真理之道,至今記憶猶新,這也是我一生致力追求的事奉。還有,你寶貴的話:「事事為別人著想,處處求榮耀主名」,我會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