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召者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三年五月二十九日「牧者心聲」。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三年五月二十九日「牧者心聲」。 使徒保羅蒙主選召,接受了「福音執事」的職分。他在林後四章寫出了他蒙召的感受與心志。這也正是每一個獻身接受福音使命者所應有的態度: 一、不傳「自己」,乃傳「基督」(5)——不是吸引人歸向自己,乃是引人歸向基督。 二、基督為「主」,自己為「僕」(5)——站定僕人的地位。 三、在自己的「瓦器」裏,裝入神的「寶貝」(7)。這樣,卑微的瓦器便成為貴重的器皿。那沒有寶貝在裏面的瓦器,才永遠是卑賤的器皿。 四、身上常帶著基督的「死」,因而常顯明基督的「生」(10),並且這「生」的功效也臨及別人(12) 五、「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16)——心靈永遠年青。 六、至暫至輕的「苦楚」,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17)。這正是十架引往冠冕的真理。 七、不念「所見」,乃念「所不見」(18)——這正是「暫時」價值與「永遠」價值的區別。 八、在「心光」中,得見「面光」(6)——當神的光照耀在我們心中時,我們才能看見神的榮光顯在基督面上。我們在這面光中敬拜和工作。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三年五月二十九日「牧者心聲」。
使徒保羅蒙主選召,接受了「福音執事」的職分。他在林後四章寫出了他蒙召的感受與心志。這也正是每一個獻身接受福音使命者所應有的態度:
一、不傳「自己」,乃傳「基督」(5)——不是吸引人歸向自己,乃是引人歸向基督。
二、基督為「主」,自己為「僕」(5)——站定僕人的地位。
三、在自己的「瓦器」裏,裝入神的「寶貝」(7)。這樣,卑微的瓦器便成為貴重的器皿。那沒有寶貝在裏面的瓦器,才永遠是卑賤的器皿。
四、身上常帶著基督的「死」,因而常顯明基督的「生」(10),並且這「生」的功效也臨及別人(12)
五、「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16)——心靈永遠年青。
六、至暫至輕的「苦楚」,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17)。這正是十架引往冠冕的真理。
七、不念「所見」,乃念「所不見」(18)——這正是「暫時」價值與「永遠」價值的區別。
八、在「心光」中,得見「面光」(6)——當神的光照耀在我們心中時,我們才能看見神的榮光顯在基督面上。我們在這面光中敬拜和工作。
聽道的阻攔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三年五月二十二日「牧者心聲」。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三年五月二十二日「牧者心聲」。 我們的主正在尋人: 講道是神的僕人將神的話語傳講出來;聽道是神的兒女領受神的話語,作為信仰的準則和人生的指導。 聽道是需要學習的。必須把攔阻除去,才能有效的領受神的話語。通常聽道有下列各種攔阻: 一、週六晚睡得太遲,以致主日上午不是遲到就是精神疲倦,不能集中精神在敬拜和主的話語上。遲到剝奪神的榮耀,疲倦使主言不能入耳,更加不能入心。 二、有人在自己的心目中,已經替講員預先決定了他應講信息內容。若信息不是他認為應講的,就關起心門。他們忘記了會衆的背景差別懸殊,如果講章對任何一部份會眾太過具體化,就對其他會眾缺少意義。因此,每一位聽者必須學習,如何把一般性的屬靈原則去應用在自己的處境中。事實上,信徒在每日讀經中,正是這樣作的。 三、有人對釋經學有了初步的學習,尚只有膚淺的認識就用來作衡量的標準,以致形成聽道的欄阻。 四、有人能從任何講道獲得造就與題醒,就是因為他們真正成熟,能濾去渣滓,而吸取神自己的話。用信心,順服,和謙卑,去領受他們所愛慕的道。反過來說,若缺少這種態度,就無法得到造就。 五、在聚會中沒有為自己祈禱,求聖靈向自己講話。 六、替別人聽道:把一切經訓都應用到別人身上。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三年五月二十二日「牧者心聲」。
我們的主正在尋人:
講道是神的僕人將神的話語傳講出來;聽道是神的兒女領受神的話語,作為信仰的準則和人生的指導。
聽道是需要學習的。必須把攔阻除去,才能有效的領受神的話語。通常聽道有下列各種攔阻:
一、週六晚睡得太遲,以致主日上午不是遲到就是精神疲倦,不能集中精神在敬拜和主的話語上。遲到剝奪神的榮耀,疲倦使主言不能入耳,更加不能入心。
二、有人在自己的心目中,已經替講員預先決定了他應講信息內容。若信息不是他認為應講的,就關起心門。他們忘記了會衆的背景差別懸殊,如果講章對任何一部份會眾太過具體化,就對其他會眾缺少意義。因此,每一位聽者必須學習,如何把一般性的屬靈原則去應用在自己的處境中。事實上,信徒在每日讀經中,正是這樣作的。
三、有人對釋經學有了初步的學習,尚只有膚淺的認識就用來作衡量的標準,以致形成聽道的欄阻。
四、有人能從任何講道獲得造就與題醒,就是因為他們真正成熟,能濾去渣滓,而吸取神自己的話。用信心,順服,和謙卑,去領受他們所愛慕的道。反過來說,若缺少這種態度,就無法得到造就。
五、在聚會中沒有為自己祈禱,求聖靈向自己講話。
六、替別人聽道:把一切經訓都應用到別人身上。
尋人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三年五月十五日「牧者心聲」。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三年五月十五日「牧者心聲」。 我們的主正在尋人: (一)主正在尋找「失喪的人」 主耶穌說:「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十九10)。迷失永生道路的朋友們,慈愛的主今天正在尋找你。請你歸向祂吧! (二)主正在尋找「站在破口」的人 耶和華說:「我在他們中間尋找人,在我面前……站在破口防堵……」(結廿二30);「摩西站在破口……」(詩一〇六23)。主正在尋找祈禱的基督徒。弟兄姊妹阿,投入祈禱的行列吧! (三)主正在尋找「向祂心存誠實的人」 「耶和華的眼目遍察全地,要顯大能幇助向祂心存誠實的人」(代下十六9)。主正在尋找那些一心一意向著祂的人,尋到以後,就顯出大能藉著他們完成祂的計劃。 (四)主正尋找「合祂心意的人」 「耶和華已尋著一個合祂心意的人」(撒上十三14)。這一個人就是大衞。大衞的特點是愛神,這正是神所寶貴的特點。冷淡退後的弟兄姊妹們,興起愛主吧!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三年五月十五日「牧者心聲」。
我們的主正在尋人:
(一)主正在尋找「失喪的人」
主耶穌說:「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十九10)。迷失永生道路的朋友們,慈愛的主今天正在尋找你。請你歸向祂吧!
(二)主正在尋找「站在破口」的人
耶和華說:「我在他們中間尋找人,在我面前……站在破口防堵……」(結廿二30);「摩西站在破口……」(詩一〇六23)。主正在尋找祈禱的基督徒。弟兄姊妹阿,投入祈禱的行列吧!
(三)主正在尋找「向祂心存誠實的人」
「耶和華的眼目遍察全地,要顯大能幇助向祂心存誠實的人」(代下十六9)。主正在尋找那些一心一意向著祂的人,尋到以後,就顯出大能藉著他們完成祂的計劃。
(四)主正尋找「合祂心意的人」
「耶和華已尋著一個合祂心意的人」(撒上十三14)。這一個人就是大衞。大衞的特點是愛神,這正是神所寶貴的特點。冷淡退後的弟兄姊妹們,興起愛主吧!
母親節談 連體•連心•連命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三年五月八日「牧者心聲」。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三年五月八日「牧者心聲」。 一條臍帶把母親和孩子連在一起。誕生時,醫生的一把剪刀,剪斷了母子九個月的連體,卻開始了一生一世的連心。母親的心在哪裏?永遠和孩子連在一起。當母親緊緊抱著嬰兒時,新的連體又出現了。在它裏面,連體和連心揉和在一起。 一個被摟在母親懷中的孩子,叮住母親的眼睛,忽然大叫:「媽媽,我在你的眼珠裏面!」是的,孩子充滿在母親心中,又從母親的瞳仁中反映出來。 母親的懷抱就是孩子的天堂;母親的催眠曲就是天韻;母親的吻就是天露所凝成的滴滴珍珠。 母親的生命意義也和孩子連在一起:連命。不少人用「命根兒」來形容孩子的寶貴。當孩子的生命夭折時,多少母親的生命迅速枯萎?母親的淚和孩子的淚一同流下。誰能剖分母子歡樂的混凝體?誰能計算母親一聲嘆息裏面的摯情分量?誰比一個失敗者的母親更悲傷?誰比一個成功者的母親更快樂? 我讀到「慈母手中綫,遊子身上衣」的詩句時,我眼前出現兒時情景:母親用面漿把布片一層一層的黏在一起。晒乾以後,剪成鞋底的樣式,跟著用鞋錐在上面鑽出密麻麻的孔洞,再用粗針引著蔴綫,一針一針的綴上去,最後把鞋底和鞋面連起來,製成一雙布鞋,穿在我的腳上。 記不清的愛,數不清的愛,報不完的愛……。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三年五月八日「牧者心聲」。
一條臍帶把母親和孩子連在一起。誕生時,醫生的一把剪刀,剪斷了母子九個月的連體,卻開始了一生一世的連心。母親的心在哪裏?永遠和孩子連在一起。當母親緊緊抱著嬰兒時,新的連體又出現了。在它裏面,連體和連心揉和在一起。
一個被摟在母親懷中的孩子,叮住母親的眼睛,忽然大叫:「媽媽,我在你的眼珠裏面!」是的,孩子充滿在母親心中,又從母親的瞳仁中反映出來。
母親的懷抱就是孩子的天堂;母親的催眠曲就是天韻;母親的吻就是天露所凝成的滴滴珍珠。
母親的生命意義也和孩子連在一起:連命。不少人用「命根兒」來形容孩子的寶貴。當孩子的生命夭折時,多少母親的生命迅速枯萎?母親的淚和孩子的淚一同流下。誰能剖分母子歡樂的混凝體?誰能計算母親一聲嘆息裏面的摯情分量?誰比一個失敗者的母親更悲傷?誰比一個成功者的母親更快樂?
我讀到「慈母手中綫,遊子身上衣」的詩句時,我眼前出現兒時情景:母親用面漿把布片一層一層的黏在一起。晒乾以後,剪成鞋底的樣式,跟著用鞋錐在上面鑽出密麻麻的孔洞,再用粗針引著蔴綫,一針一針的綴上去,最後把鞋底和鞋面連起來,製成一雙布鞋,穿在我的腳上。
記不清的愛,數不清的愛,報不完的愛……。
幾件令人興奮的事情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三年五月一日「牧者心聲」。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三年五月一日「牧者心聲」。 最近本港教會中有幾件令人興奮的事,略題如下: 一、面前一九九七的轉變,本會建道神學院發動了八百萬元的擴建計劃。學生數目已增至一百四十人。 二、中國神學研究院在四月間,已有十八人申請入學,是創校以來,同時期報名人數的最高記錄(距開學日期還有四個月)。本學期學生共八十五人,破記錄。由此可見,時局的可能轉變,並未影響青年的奉獻心志。 三、本會今年已獲得政府批准,在四個新邨中主辦幼兒院及教會。分由希伯崙堂、官塘堂、美孚堂、宣恩堂主辦。 四、突破社主辦少年福音事工研討會,有八百人參加。 五、學生福音團契主辦宣教事工研討會,約有七百人參加,顯示本港青年對差傳有興趣,願意學習。 六、本港十間神學院首次大合作,於今夏聯合舉辦各教會長執研討會。將假中文大學舉行。 七、本會宣道出版社主辦「青年聖歌之夜」,連續兩晚,三千人赴會。許多人買不到票,因此建議未來分在數個地區舉行。 八、本會區聯會正在計劃推動各堂進行「五年計劃」,訂定發展目標,信心情緒高漲。 願主在本港顯出更大的作為!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三年五月一日「牧者心聲」。
最近本港教會中有幾件令人興奮的事,略題如下:
一、面前一九九七的轉變,本會建道神學院發動了八百萬元的擴建計劃。學生數目已增至一百四十人。
二、中國神學研究院在四月間,已有十八人申請入學,是創校以來,同時期報名人數的最高記錄(距開學日期還有四個月)。本學期學生共八十五人,破記錄。由此可見,時局的可能轉變,並未影響青年的奉獻心志。
三、本會今年已獲得政府批准,在四個新邨中主辦幼兒院及教會。分由希伯崙堂、官塘堂、美孚堂、宣恩堂主辦。
四、突破社主辦少年福音事工研討會,有八百人參加。
五、學生福音團契主辦宣教事工研討會,約有七百人參加,顯示本港青年對差傳有興趣,願意學習。
六、本港十間神學院首次大合作,於今夏聯合舉辦各教會長執研討會。將假中文大學舉行。
七、本會宣道出版社主辦「青年聖歌之夜」,連續兩晚,三千人赴會。許多人買不到票,因此建議未來分在數個地區舉行。
八、本會區聯會正在計劃推動各堂進行「五年計劃」,訂定發展目標,信心情緒高漲。
願主在本港顯出更大的作為!
利瑪一行的感受(二)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三年四月十七日「牧者心聲」。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三年四月十七日「牧者心聲」。 在利瑪舉行的大會中,宣道會各國代表報告教會增長的計劃與實況。 其中最寶貴的有左列各項: (一)菲律賓——菲律賓宣道會成立於一九四七年,當時只有教會十三間。廿七年後(一九七四)增至四百間。由一九七五年開始,推行五年計劃:以再增加四百間教會和四萬會友為目標。結果,在一九七九年底,實增416間,新會友31,904人。跟著推行四年計劃:希望在八三年底以前,使會友總數增到十萬。截至八二年底為止,教會總數已達1,051間,會友總數71,545人。照此進度推算,八二年底當可達成目標。 (二)非洲扎依爾(Zair)——扎依爾的京都金沙薩(Kinshasa)在一九六五年有了第一間宣道會。至八二年底,增至五十四間,而他們努力的目標,是到八四年底的時候,有八十四間教會。 (三)印尼——目前印尼全國有一千五百多間宣道會,會友及赴會者約卅萬人。但是這些教會的絕大多數是在鄉村地區(加里曼丹及依利安),而最重要的爪哇島上甚少宣道會,這是因為宣道會以開荒為目標的緣故。但印尼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住在爪哇。一九七八年宣道會定下十年計劃,希望在一九九〇年前建立五百間教會在爪哇島上。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三年四月十七日「牧者心聲」。
在利瑪舉行的大會中,宣道會各國代表報告教會增長的計劃與實況。
其中最寶貴的有左列各項:
(一)菲律賓——菲律賓宣道會成立於一九四七年,當時只有教會十三間。廿七年後(一九七四)增至四百間。由一九七五年開始,推行五年計劃:以再增加四百間教會和四萬會友為目標。結果,在一九七九年底,實增416間,新會友31,904人。跟著推行四年計劃:希望在八三年底以前,使會友總數增到十萬。截至八二年底為止,教會總數已達1,051間,會友總數71,545人。照此進度推算,八二年底當可達成目標。
(二)非洲扎依爾(Zair)——扎依爾的京都金沙薩(Kinshasa)在一九六五年有了第一間宣道會。至八二年底,增至五十四間,而他們努力的目標,是到八四年底的時候,有八十四間教會。
(三)印尼——目前印尼全國有一千五百多間宣道會,會友及赴會者約卅萬人。但是這些教會的絕大多數是在鄉村地區(加里曼丹及依利安),而最重要的爪哇島上甚少宣道會,這是因為宣道會以開荒為目標的緣故。但印尼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住在爪哇。一九七八年宣道會定下十年計劃,希望在一九九〇年前建立五百間教會在爪哇島上。
利瑪一行的感受(一)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三年四月十日「牧者心聲」。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三年四月十日「牧者心聲」。 第三屆「宣道會國際團契」大會Alliance World Fellowship於今年三月十二日至二十日在南美秘魯京城利瑪市舉行。本港代表七位同工出席。大會八日,感受甚深。 我第一次到利瑪去,在宣道會宣教士年會中講道,是十二年前的事了。那時,利瑪市只有一間宣道會,約有二百會友。但在過去的十二年中,神在利瑪行了大事:由一間教會變成十二間;由二百會友變成八千;並建成了三間美崙美煥的大禮拜堂,最大的一間可坐二千人,個個主日滿座;另外建立了寬敞的神學院和教育大樓。教會增長的速度,比本港宣道會至少快三倍! 這一切的發展,主要是由於那最早的一間宣道會,在一九七四年發動了一種佈道運動,名叫「面對上帝」,(Encounter with God)。每三個月舉行一連十五晚的佈道會,全體會友投入其中。跟隨決志信主的人參加三個星期的學道班,也投入佈道的行列中。這樣一連進行了九年。於是一間一間的教會成立起來。 我們在國際大會中,白天舉行研討會,晚上就參加三間堂同時分別舉行的佈道會,實地觀察聚會情況,一連八晚。許許多多的人決志信主,令人興奮不已。最後一日下午三時,在大運動場中舉行培靈會,出席者近一萬人,有數百人奉獻自己給主。這是令人難以忘記的一次聚會。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三年四月十日「牧者心聲」。
第三屆「宣道會國際團契」大會Alliance World Fellowship於今年三月十二日至二十日在南美秘魯京城利瑪市舉行。本港代表七位同工出席。大會八日,感受甚深。
我第一次到利瑪去,在宣道會宣教士年會中講道,是十二年前的事了。那時,利瑪市只有一間宣道會,約有二百會友。但在過去的十二年中,神在利瑪行了大事:由一間教會變成十二間;由二百會友變成八千;並建成了三間美崙美煥的大禮拜堂,最大的一間可坐二千人,個個主日滿座;另外建立了寬敞的神學院和教育大樓。教會增長的速度,比本港宣道會至少快三倍!
這一切的發展,主要是由於那最早的一間宣道會,在一九七四年發動了一種佈道運動,名叫「面對上帝」,(Encounter with God)。每三個月舉行一連十五晚的佈道會,全體會友投入其中。跟隨決志信主的人參加三個星期的學道班,也投入佈道的行列中。這樣一連進行了九年。於是一間一間的教會成立起來。
我們在國際大會中,白天舉行研討會,晚上就參加三間堂同時分別舉行的佈道會,實地觀察聚會情況,一連八晚。許許多多的人決志信主,令人興奮不已。最後一日下午三時,在大運動場中舉行培靈會,出席者近一萬人,有數百人奉獻自己給主。這是令人難以忘記的一次聚會。
福音廣播日主談 首項福音事工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三年二月二十日「牧者心聲」。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三年二月二十日「牧者心聲」。 福音廣播實在稱得起是「首項福音事工」,因為它是我們向中國大陸十億同胞傳福音的最佳方式,不受時空及人為的一切限制。 許許多多回過中國大陸的弟兄姊妹,包括我所熟悉的人在內,都接觸過那邊經常收聲福音廣播的人。因聽福音廣播而信主的人相當多。那些已經信主的人,也從福音廣播獲得信仰的指導,和靈性的栽培。因此,福音廣播的重要性和功效,是毋庸置疑的。每一個真正關心向中國大陸傳福音的基督徒,都應該盡力支持福音廣播工作。 近年來,宣道會積極推進福音廣播工作,已經購買並裝設了錄音室,並且有二十位全職與兼任同工在那裏努力工作,錄製了不少福音及栽培性的節目,透過環球及遠東兩個電台,經常向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廣播。並且積極向聽眾作通信栽培的跟進工作。 本堂已參與對本會福音廣播工作的支持,但面對日漸擴大的工作,經費的需要越來越多,希望本堂弟兄姊妹們當中那些尚未為這「首項」事工有新奉獻的人,開始當常支持的行動。奉獻時請寫「為宣道廣播中心」。讓我們抓住目前的黃金機會,向大陸同胞還福音的債。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三年二月二十日「牧者心聲」。
福音廣播實在稱得起是「首項福音事工」,因為它是我們向中國大陸十億同胞傳福音的最佳方式,不受時空及人為的一切限制。
許許多多回過中國大陸的弟兄姊妹,包括我所熟悉的人在內,都接觸過那邊經常收聲福音廣播的人。因聽福音廣播而信主的人相當多。那些已經信主的人,也從福音廣播獲得信仰的指導,和靈性的栽培。因此,福音廣播的重要性和功效,是毋庸置疑的。每一個真正關心向中國大陸傳福音的基督徒,都應該盡力支持福音廣播工作。
近年來,宣道會積極推進福音廣播工作,已經購買並裝設了錄音室,並且有二十位全職與兼任同工在那裏努力工作,錄製了不少福音及栽培性的節目,透過環球及遠東兩個電台,經常向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廣播。並且積極向聽眾作通信栽培的跟進工作。
本堂已參與對本會福音廣播工作的支持,但面對日漸擴大的工作,經費的需要越來越多,希望本堂弟兄姊妹們當中那些尚未為這「首項」事工有新奉獻的人,開始當常支持的行動。奉獻時請寫「為宣道廣播中心」。讓我們抓住目前的黃金機會,向大陸同胞還福音的債。
春節談福 世福與天福之分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三年二月十三日「牧者心聲」。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三年二月十三日「牧者心聲」。 在新春的時候,人們彼此道賀:「新春納福」。到底世福與天福之間有什麼分別? 基督徒所求的天福是什麼? (一)世福 一般人心目中的福氣是:多財多寶多子孫。或以三字來代表:福、祿、壽。因此,最受人供奉的神是財神。一般的宗教信仰,就是祈求眾神賜下福祿壽的舉動。 (二)天福 「福自天申」,是很正確的一句話。真正的福氣是與天道綜合在一起的。無道即無福,道外之福非真福。聖經把真福的特性向我們清楚的說明: 一、天福無慮無惡——「耶和華所賜的福,使人富足並不加上憂慮」(箴十22 )。心為物役,就產生思慮煩擾,也帶來罪惡與痛苦。作金錢奴僕的人沒有福氣。 二、天福以德為基——這正是主耶穌所講「登山寶訓」中「八福」的真義:謙、懺、柔、義、恤、清、睦。 三、天福達於永恆——「祢使他有洪福,直到永遠」詩二十一6)。世俗轉眼消逝,天福存至永恆。 四、天福産生心靈的滿足(提前六6,太五6)。 五、天福有分享性——每一個蒙受天福的人,都願作「賜福的器皿」。「我要賜福給你,你也要叫別人得福」(創十二2)。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三年二月十三日「牧者心聲」。
在新春的時候,人們彼此道賀:「新春納福」。到底世福與天福之間有什麼分別? 基督徒所求的天福是什麼?
(一)世福
一般人心目中的福氣是:多財多寶多子孫。或以三字來代表:福、祿、壽。因此,最受人供奉的神是財神。一般的宗教信仰,就是祈求眾神賜下福祿壽的舉動。
(二)天福
「福自天申」,是很正確的一句話。真正的福氣是與天道綜合在一起的。無道即無福,道外之福非真福。聖經把真福的特性向我們清楚的說明:
一、天福無慮無惡——「耶和華所賜的福,使人富足並不加上憂慮」(箴十22 )。心為物役,就產生思慮煩擾,也帶來罪惡與痛苦。作金錢奴僕的人沒有福氣。
二、天福以德為基——這正是主耶穌所講「登山寶訓」中「八福」的真義:謙、懺、柔、義、恤、清、睦。
三、天福達於永恆——「祢使他有洪福,直到永遠」詩二十一6)。世俗轉眼消逝,天福存至永恆。
四、天福産生心靈的滿足(提前六6,太五6)。
五、天福有分享性——每一個蒙受天福的人,都願作「賜福的器皿」。「我要賜福給你,你也要叫別人得福」(創十二2)。
本堂需要許多小牧人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三年二月六日「牧者心聲」。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三年二月六日「牧者心聲」。 「我又勸弟兄們,要警戒不守規矩的人,勉勵灰心的人,扶助軟弱的人。」(帖前五14)。「我們堅固的人,應該承擔不堅固人的軟弱,不求自己的喜悅。我們各人務要叫鄰舍喜悅,使他得益處,建立德行。」(羅十五1-2) 上述兩段經文,是使徒保羅對基督徒的勉勵。他要他們承擔「擔代」和「建立」別人的責任,換一句話說,他要他們做「小牧人」。 主耶穌是「大牧人」(來十三20),或「牧長」(彼前五4);教會裏面的傳道人是「牧人」(猶大12),教會中的每一位弟兄姊妹,都可以成為「小牧人」。 復活的主對彼得說:「你愛我嗎?……你餵養我的小羊……牧養我的羊」(約廿一15-17)。主對彼得說的話,也是對我們說的。愛主的表現之一,是「餵養」和「牧養」主的羊。 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邊,都可能有軟弱的小羊,他們需要鼓勵、代禱、安慰、交通。當我們去幫助他們的時候,就等於對主說:「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 同時,也是對教會的一大貢獻。這樣的教會必然興旺與長進。 也許你不能獻身做一個牧人,但你可以獻身做一個小牧人。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三年二月六日「牧者心聲」。
「我又勸弟兄們,要警戒不守規矩的人,勉勵灰心的人,扶助軟弱的人。」(帖前五14)。「我們堅固的人,應該承擔不堅固人的軟弱,不求自己的喜悅。我們各人務要叫鄰舍喜悅,使他得益處,建立德行。」(羅十五1-2)
上述兩段經文,是使徒保羅對基督徒的勉勵。他要他們承擔「擔代」和「建立」別人的責任,換一句話說,他要他們做「小牧人」。
主耶穌是「大牧人」(來十三20),或「牧長」(彼前五4);教會裏面的傳道人是「牧人」(猶大12),教會中的每一位弟兄姊妹,都可以成為「小牧人」。
復活的主對彼得說:「你愛我嗎?……你餵養我的小羊……牧養我的羊」(約廿一15-17)。主對彼得說的話,也是對我們說的。愛主的表現之一,是「餵養」和「牧養」主的羊。
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邊,都可能有軟弱的小羊,他們需要鼓勵、代禱、安慰、交通。當我們去幫助他們的時候,就等於對主說:「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 同時,也是對教會的一大貢獻。這樣的教會必然興旺與長進。
也許你不能獻身做一個牧人,但你可以獻身做一個小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