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學主日談 「靈性學院」的考試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四年三月十八日「牧者心聲」。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四年三月十八日「牧者心聲」。 每一個基督徒都是「學生」,不過他們不是學書本,而是學基督(Not students of books but disciples of Christ)。他們的考場不是課室,而是人生的各種場合。他們的考試,時常是突發的,決來不及臨時準備,若非準備有素,就會失敗。但是在「靈性學院」裏面,每人都有補考的機會。而且補考的分數,不但不像一般學校要打折扣,反而要加分。因為他們對於考試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瞭解,所以他們的分數更真實。許多屬靈界的大學者,都是補考的過來人。例如大衛,他曾在最重要的一門功課上失敗,但是他流著眼淚參加補考,分數竟然出奇的高。他的補考論文被選入聖經裏面(詩卅二,五十一),一直到今天還有許多人誦讀,對他們的補考產生了很大的助力。 彼得也是一樣。他在考試前滿有自信:「別人命失敗,我永遠不會失敗!」但是想不到他一進考場就失敗了。他也流著眼淚補考,結果成績優異卓越!他的博士論文也是補考時寫成的,留在使徒行傳裏面,與他起初的失敗形成強烈的對比! 還有馬禮遜——他曾是逃學的主日學學生,卻在補考時成為第一位到中國傳道的宣教士。 「靈性學院」的學生們,小心——抽考!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四年三月十八日「牧者心聲」。
每一個基督徒都是「學生」,不過他們不是學書本,而是學基督(Not students of books but disciples of Christ)。他們的考場不是課室,而是人生的各種場合。他們的考試,時常是突發的,決來不及臨時準備,若非準備有素,就會失敗。但是在「靈性學院」裏面,每人都有補考的機會。而且補考的分數,不但不像一般學校要打折扣,反而要加分。因為他們對於考試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瞭解,所以他們的分數更真實。許多屬靈界的大學者,都是補考的過來人。例如大衛,他曾在最重要的一門功課上失敗,但是他流著眼淚參加補考,分數竟然出奇的高。他的補考論文被選入聖經裏面(詩卅二,五十一),一直到今天還有許多人誦讀,對他們的補考產生了很大的助力。
彼得也是一樣。他在考試前滿有自信:「別人命失敗,我永遠不會失敗!」但是想不到他一進考場就失敗了。他也流著眼淚補考,結果成績優異卓越!他的博士論文也是補考時寫成的,留在使徒行傳裏面,與他起初的失敗形成強烈的對比!
還有馬禮遜——他曾是逃學的主日學學生,卻在補考時成為第一位到中國傳道的宣教士。
「靈性學院」的學生們,小心——抽考!
全人信仰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四年三月十一日「牧者心聲」。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四年三月十一日「牧者心聲」。 基督教的信仰是「全人信仰」,基督的救恩是「全人救恩」;基督徒與基督徒之間的關係是「全人奉獻」,基督教教育是「全人教育」。 主耶穌用四個字來代表全人(the whole being of man),即心、性、意、力(可十二30)。人與上帝之間的關係,是全人的愛:「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上帝。」 保羅用「靈、魂、體」來代表全人。他說:「願你們的靈、魂、和身子,得蒙保守。」(帖前五23)。 今天,我們常用理智、感情、意志,來代表全人格。這三個因素,都要與我們的信仰發生關係。 基督的救恩和真理,必須在我們的「全人」裏面發生作用,絕非只限於一部分。這樣就造成全人的變化(The transformation of total life)。 基督徒所蒙的救恩,可以用兩個名詞表示出來:「變位」與「變相」。(transplantation and transformation)。前者是指地位上的改變,後者是指生命與生活上的改變。前者是由基督的代死而產生的——信徒由定罪的地位一變而成為稱義的地位。後者是由聖靈的工作產生的——信徒生命的本質發生了變化,因而整個人生改觀。 求主帶領我們進入「全人信仰」裏面去。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四年三月十一日「牧者心聲」。
基督教的信仰是「全人信仰」,基督的救恩是「全人救恩」;基督徒與基督徒之間的關係是「全人奉獻」,基督教教育是「全人教育」。
主耶穌用四個字來代表全人(the whole being of man),即心、性、意、力(可十二30)。人與上帝之間的關係,是全人的愛:「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上帝。」
保羅用「靈、魂、體」來代表全人。他說:「願你們的靈、魂、和身子,得蒙保守。」(帖前五23)。
今天,我們常用理智、感情、意志,來代表全人格。這三個因素,都要與我們的信仰發生關係。
基督的救恩和真理,必須在我們的「全人」裏面發生作用,絕非只限於一部分。這樣就造成全人的變化(The transformation of total life)。
基督徒所蒙的救恩,可以用兩個名詞表示出來:「變位」與「變相」。(transplantation and transformation)。前者是指地位上的改變,後者是指生命與生活上的改變。前者是由基督的代死而產生的——信徒由定罪的地位一變而成為稱義的地位。後者是由聖靈的工作產生的——信徒生命的本質發生了變化,因而整個人生改觀。
求主帶領我們進入「全人信仰」裏面去。
上帝在哪裡?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四年二月十二日「牧者心聲」。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四年二月十二日「牧者心聲」。 上帝在哪裡?這是每一個關心終極真理的人所關心的。 一、上帝在人性中——人性中的「良知有三個極明顯的因素:上帝感(宗教感)、是非感(道德感)、永恆感(來生感)。這三樣都是人性中指向「超然存在者」的箭頭。 二、上帝在大自然中——大自然中有「自然律」,表示大自然不是混亂的。不然,物理化學等自然學科,都不可能成立。但是請特別注意,自然律中有種種超自然律的現象,例如動物的「冬眠」——牠們停止了生理上一切正常活動,但仍舊保持生命數月之久,穩渡嚴冬,恰是大自然界的「雪藏」。遠在人類科學懂得雪藏以前,已在大自然中出現了。這表明上帝製定自然律,而又超越自然律。 三、上帝在歷史中——歷史學家說:「以色列人的歷史,是歷史中的神蹟,也是一個神蹟的歷史。」兩千多年前,上帝已多次在聖經中預言,以色列人將長期在世界各國中流浪,但最後將要復國。這正是以色列人的歷史。 四、上帝在耶穌基督裏面向人類顯現——這就是聖經所說,「道成肉身」,「從來沒有人看見上帝,只有在父懷裏的獨生子(基督),將祂表明出來。」 綜言之,上帝在人性中,所以孟子說:「知其性,則如天矣。」上帝在大自然中,所以愛因斯坦信上帝。上帝在歷史中,所以歷史學家湯因比相信,以色列人的歷史是一個神蹟。上帝在基督裏,所以我們相信上帝,又相信基督。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四年二月十二日「牧者心聲」。
上帝在哪裡?這是每一個關心終極真理的人所關心的。
一、上帝在人性中——人性中的「良知有三個極明顯的因素:上帝感(宗教感)、是非感(道德感)、永恆感(來生感)。這三樣都是人性中指向「超然存在者」的箭頭。
二、上帝在大自然中——大自然中有「自然律」,表示大自然不是混亂的。不然,物理化學等自然學科,都不可能成立。但是請特別注意,自然律中有種種超自然律的現象,例如動物的「冬眠」——牠們停止了生理上一切正常活動,但仍舊保持生命數月之久,穩渡嚴冬,恰是大自然界的「雪藏」。遠在人類科學懂得雪藏以前,已在大自然中出現了。這表明上帝製定自然律,而又超越自然律。
三、上帝在歷史中——歷史學家說:「以色列人的歷史,是歷史中的神蹟,也是一個神蹟的歷史。」兩千多年前,上帝已多次在聖經中預言,以色列人將長期在世界各國中流浪,但最後將要復國。這正是以色列人的歷史。
四、上帝在耶穌基督裏面向人類顯現——這就是聖經所說,「道成肉身」,「從來沒有人看見上帝,只有在父懷裏的獨生子(基督),將祂表明出來。」
綜言之,上帝在人性中,所以孟子說:「知其性,則如天矣。」上帝在大自然中,所以愛因斯坦信上帝。上帝在歷史中,所以歷史學家湯因比相信,以色列人的歷史是一個神蹟。上帝在基督裏,所以我們相信上帝,又相信基督。
康熙皇帝的詩:「生命之寶」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四年二月五日「牧者心聲」。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四年二月五日「牧者心聲」。 清朝開國皇帝康熙,寫了一首詩: 「生命之寶」。由詩詞看來,他真的接受了基督教的信仰。此詩之一段: 「世間最大為生死 白玉黃金也枉然 淡飯清粥充一飢 錦衣那著幾千年 天門久為初人閉 福路全憑神子通 我願接受神愛子 兒子名分得永生」 康熙皇帝在這一首詩裏面,提到五個問題: 一、生死問題——「世上最大的生死」。生與死實在是人生最基本的問題。人生的意義何在?死後歸宿如何?這都是最具體的問題。聖經給了我們答案。 二、物質享受的真正價值問題——「白玉黃金也枉然」,「錦衣那著幾千年」。在解決人生最重要的生死問題上,物質是無用的:「枉然」。一切享受充其量不過數十載而已。 三、天人隔絕問題——「天門久為初人閉」。「初人」是指亞當夏娃。他們的罪過造成了天人之間的隔膜,永生天門因此關閉。天人契交斷絕之後,人類靈性落入昏昧之中。 四、生機重發問題——「福路全憑神子通」。上帝的聖子耶穌基督降臨人世,道成肉身,十架舍身,重造人類心靈之生機,歸依上帝,奔上福路。 五、個人信仰抉擇問題——「我願接受神愛子,兒子名份得永生。」個人的選擇產生真實信仰,以信心接受永生,成為天父兒女。 這一切正是聖經所講的福音。請您接受。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四年二月五日「牧者心聲」。
清朝開國皇帝康熙,寫了一首詩:
「生命之寶」。由詩詞看來,他真的接受了基督教的信仰。此詩之一段:
「世間最大為生死 白玉黃金也枉然
淡飯清粥充一飢 錦衣那著幾千年
天門久為初人閉 福路全憑神子通
我願接受神愛子 兒子名分得永生」
康熙皇帝在這一首詩裏面,提到五個問題:
一、生死問題——「世上最大的生死」。生與死實在是人生最基本的問題。人生的意義何在?死後歸宿如何?這都是最具體的問題。聖經給了我們答案。
二、物質享受的真正價值問題——「白玉黃金也枉然」,「錦衣那著幾千年」。在解決人生最重要的生死問題上,物質是無用的:「枉然」。一切享受充其量不過數十載而已。
三、天人隔絕問題——「天門久為初人閉」。「初人」是指亞當夏娃。他們的罪過造成了天人之間的隔膜,永生天門因此關閉。天人契交斷絕之後,人類靈性落入昏昧之中。
四、生機重發問題——「福路全憑神子通」。上帝的聖子耶穌基督降臨人世,道成肉身,十架舍身,重造人類心靈之生機,歸依上帝,奔上福路。
五、個人信仰抉擇問題——「我願接受神愛子,兒子名份得永生。」個人的選擇產生真實信仰,以信心接受永生,成為天父兒女。
這一切正是聖經所講的福音。請您接受。
舊曆年前 最後一頁的日曆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四年一月廿九日「牧者心聲」。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四年一月廿九日「牧者心聲」。 在一九八四年二月一日除夕的日曆上 隱約地浮現著 時光之指所寫的字影 「一聲嘆息」,「夜間一更」 「如飛而去」,「轉眼成空」 「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 他的美容像野地的花 草必枯乾,花必凋零」 「像一片雲霧出現少時」 「是一陣去不返的風」 但在日曆的另一邊 愛之虹光描繪著 「我以永遠的愛愛你」 「愛是永不止息」 「誰能使我與主的愛隔絕呢」 「耶穌基督昨日、今日,直到永遠是一樣的」 「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 但耶和華的慈愛永不離開你」 「主既愛屬祂的人,就愛他們到底」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四年一月廿九日「牧者心聲」。
在一九八四年二月一日除夕的日曆上
隱約地浮現著
時光之指所寫的字影
「一聲嘆息」,「夜間一更」
「如飛而去」,「轉眼成空」
「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
他的美容像野地的花
草必枯乾,花必凋零」
「像一片雲霧出現少時」
「是一陣去不返的風」
但在日曆的另一邊
愛之虹光描繪著
「我以永遠的愛愛你」
「愛是永不止息」
「誰能使我與主的愛隔絕呢」
「耶穌基督昨日、今日,直到永遠是一樣的」
「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
但耶和華的慈愛永不離開你」
「主既愛屬祂的人,就愛他們到底」
本堂祈禱會新面貌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四年一月十五日「牧者心聲」。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四年一月十五日「牧者心聲」。 本堂在新年期間,提出了新勉勵:「以祈禱求更新」。讓我們再回到靈性的「根」上來:藉著加強了的同心祈禱,呼求聖靈在本堂更深、更強、更全備的動工。第一步就是強化本堂的祈禱會。只有當眾執事、眾團契職員、眾弟兄姊妹、一齊關心祈禱會,決心把它強化的時候,才會有成效。我深信這是父神的心意。讓我們努力達成這一個目標。感謝主,過去數週內,已見聖靈開始動工,求主保守,並繼續更加施恩。 祈禱會的新面貌,有下列幾樣: 請弟兄姊妹不時將對祈禱會的改進意見,提交同工們,同心追求長進,以望符合主的心意,發揮更大的祈禱力量。阿們。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四年一月十五日「牧者心聲」。
本堂在新年期間,提出了新勉勵:「以祈禱求更新」。讓我們再回到靈性的「根」上來:藉著加強了的同心祈禱,呼求聖靈在本堂更深、更強、更全備的動工。第一步就是強化本堂的祈禱會。只有當眾執事、眾團契職員、眾弟兄姊妹、一齊關心祈禱會,決心把它強化的時候,才會有成效。我深信這是父神的心意。讓我們努力達成這一個目標。感謝主,過去數週內,已見聖靈開始動工,求主保守,並繼續更加施恩。
祈禱會的新面貌,有下列幾樣:
- 每次祈禱會,由各位執事輪流擔任主席。
- 將祈禱前的查經時間縮短到廿五分鐘,卽確實由八時半起開始分組祈禱。這樣,可以用更多的時間同心祈禱,使聚會可以真正以祈禱為主。
- 已有團契把職員的祈禱會,和週四晚教會祈禱會合併舉行,除了為自己的團契祈禱之外,也為全教會及更廣泛的聖工祈禱。希望有更多的團契這樣投入。各團契可以在祈禱會中形成自己的祈禱小組,這樣祈禱可以更親切釋放。
- 代禱事項更加詳細印出,每人手中一份。代禱範圍亦更加廣闊——胸懷全教會、全港、全世界。
- 適當地有時請弟兄姊妹,作祈禱蒙允的見證,不超過五分鈡。
請弟兄姊妹不時將對祈禱會的改進意見,提交同工們,同心追求長進,以望符合主的心意,發揮更大的祈禱力量。阿們。
請為華福各地的幾項事工代禱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四年一月十五日「牧者心聲」。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四年一月十五日「牧者心聲」。 請為華福各地的幾項事工代禱 「華福」在東南亞各地教會中的貢獻很明顯,但它的屬靈果效,需要衆教會的繼續代禱。 西馬來西亞的華福區委會,在吉隆坡創辦了全馬唯一不分宗派福音信仰的神學院,數年中進步迅速,中英文部學生數目一直在增加。陳潤棠物師擔任院長。他們最近發動建校運動,目標是以馬幣四百萬元購置院舍。該院對馬來西亞的教會事工,有甚大的貢獻。請代禱。 該區委會也從去年開始主辦一年一次的「西馬培靈研經大會」,分在檳城、吉隆坡、和巴生三個城市舉行。另外,他們也在最近舉辦了西馬第一屆的「青年宣教大會」,有二三百人參加,許多青年向主獻身,成為福音事工的一股新力量。 今年二月六日至十日,印尼華福區委會將主辦第三屆全印尼華人教會華福會議,仰望著主謀求福音事工的全面推展。請代禱。 今年7月,華福中心將在夏威夷主辦「世界華裔事工會議」,研討如何推進各國土生華人中間的福音事工。請代禱。 東馬華福區委會亦將於今年八月初旬,主辦第一屆東馬福音會議,地點是沙勞越的詩巫市。屆時沙巴、沙勞越、汶萊三邦的華人教會,包括衛理公會,聖公會,巴色會的教會在內,皆將參加大會。請代禱。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四年一月十五日「牧者心聲」。
請為華福各地的幾項事工代禱
「華福」在東南亞各地教會中的貢獻很明顯,但它的屬靈果效,需要衆教會的繼續代禱。
西馬來西亞的華福區委會,在吉隆坡創辦了全馬唯一不分宗派福音信仰的神學院,數年中進步迅速,中英文部學生數目一直在增加。陳潤棠物師擔任院長。他們最近發動建校運動,目標是以馬幣四百萬元購置院舍。該院對馬來西亞的教會事工,有甚大的貢獻。請代禱。
該區委會也從去年開始主辦一年一次的「西馬培靈研經大會」,分在檳城、吉隆坡、和巴生三個城市舉行。另外,他們也在最近舉辦了西馬第一屆的「青年宣教大會」,有二三百人參加,許多青年向主獻身,成為福音事工的一股新力量。
今年二月六日至十日,印尼華福區委會將主辦第三屆全印尼華人教會華福會議,仰望著主謀求福音事工的全面推展。請代禱。
今年7月,華福中心將在夏威夷主辦「世界華裔事工會議」,研討如何推進各國土生華人中間的福音事工。請代禱。
東馬華福區委會亦將於今年八月初旬,主辦第一屆東馬福音會議,地點是沙勞越的詩巫市。屆時沙巴、沙勞越、汶萊三邦的華人教會,包括衛理公會,聖公會,巴色會的教會在內,皆將參加大會。請代禱。
新年談「挑旺」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四年一月八日「牧者心聲」。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四年一月八日「牧者心聲」。 對一般人來說,新年是重新提勁的時候;對基督徒來說,新年是重新「挑旺」的時候(提後一6)。使徒保羅的「挑旺」二字用得好:火在燃燒中必然會漸漸被灰燼壓住,甚至奄奄一息。因此需要挑旺——把灰燼撥開,讓火焰重新升起來,成為熊熊之火。 一、恩賜的挑旺(提後一6)——我們在恩賜的運用上,有沒有疏懈下來?讓忠僕的比喻(太廿五1-14)再一次題醒我們,千萬別讓恩賜生銹。 二、事奉的挑旺——「把下垂的手和發酸的腿挺起來!」(來十二12)。「願你們各人顯出這樣的殷勤,一直到底!」(來六11)。」 心裏火熱,常常服事主。」(羅十二11)。 三、愛主的挑旺——「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就是你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啟二4)。不要看人,不要看環境,只要看「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 四、儆醒的挑旺——我們在祈禱讀經上漸漸沉睡了麽?「總要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讓我記住主在客西馬尼園中三次的題醒。 五、見證的挑旺——我們有否停止為主作見證?我們對靈魂的滅亡是否已經麻木?讓十架大愛再一次融化我們,繼續為救靈魂的事工努力!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四年一月八日「牧者心聲」。
對一般人來說,新年是重新提勁的時候;對基督徒來說,新年是重新「挑旺」的時候(提後一6)。使徒保羅的「挑旺」二字用得好:火在燃燒中必然會漸漸被灰燼壓住,甚至奄奄一息。因此需要挑旺——把灰燼撥開,讓火焰重新升起來,成為熊熊之火。
一、恩賜的挑旺(提後一6)——我們在恩賜的運用上,有沒有疏懈下來?讓忠僕的比喻(太廿五1-14)再一次題醒我們,千萬別讓恩賜生銹。
二、事奉的挑旺——「把下垂的手和發酸的腿挺起來!」(來十二12)。「願你們各人顯出這樣的殷勤,一直到底!」(來六11)。」 心裏火熱,常常服事主。」(羅十二11)。
三、愛主的挑旺——「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就是你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啟二4)。不要看人,不要看環境,只要看「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
四、儆醒的挑旺——我們在祈禱讀經上漸漸沉睡了麽?「總要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讓我記住主在客西馬尼園中三次的題醒。
五、見證的挑旺——我們有否停止為主作見證?我們對靈魂的滅亡是否已經麻木?讓十架大愛再一次融化我們,繼續為救靈魂的事工努力!
當心「聖誕節世俗化」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十八日「牧者心聲」。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十八日「牧者心聲」。 在香港這樣的一個商業化的大都市裏面,聖誕節很容易便質,每一個基督徒應該小心左列幾件事: 一、聖誕節商業化——這不是說,基督徒商人不可以在聖誕節多推出貨物,乃是說,他們也應該趁著聖誕節的機會,作些比賺錢更有意義的事。 二、聖誕節享樂化——這不是說,基督徒不可以和家人或親友在聖誕節的時候,用喜樂的心一起聚餐,或買些禮物送給人,乃是說,我們不要只想到自己的開心和享樂。 三、聖誕節的陷阱——社會上一般人在聖誕節的時候,想出許多方式來縱情歡樂。 在這樣的一個環境裡面,基督徒很容易受試探,去做不應該做的事。 一次放鬆以後,就不容易重新站穩。 以下是基督徒在聖誕節期間可以嘗試作的幾件事: 一、儘量支持聖誕節期間各種的佈道聚會。 二、去探望那些孤單,患病,年老的人。 三、捐贈禮物給那些需要的人,和不幸的人 四、寄賀咭給那些被人忘記的人。 五、作一件幇助人的事。 六、不要忘記基督是聖誕節的主人翁,不要喧賓奪主。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十八日「牧者心聲」。
在香港這樣的一個商業化的大都市裏面,聖誕節很容易便質,每一個基督徒應該小心左列幾件事:
一、聖誕節商業化——這不是說,基督徒商人不可以在聖誕節多推出貨物,乃是說,他們也應該趁著聖誕節的機會,作些比賺錢更有意義的事。
二、聖誕節享樂化——這不是說,基督徒不可以和家人或親友在聖誕節的時候,用喜樂的心一起聚餐,或買些禮物送給人,乃是說,我們不要只想到自己的開心和享樂。
三、聖誕節的陷阱——社會上一般人在聖誕節的時候,想出許多方式來縱情歡樂。 在這樣的一個環境裡面,基督徒很容易受試探,去做不應該做的事。 一次放鬆以後,就不容易重新站穩。
以下是基督徒在聖誕節期間可以嘗試作的幾件事:
一、儘量支持聖誕節期間各種的佈道聚會。
二、去探望那些孤單,患病,年老的人。
三、捐贈禮物給那些需要的人,和不幸的人
四、寄賀咭給那些被人忘記的人。
五、作一件幇助人的事。
六、不要忘記基督是聖誕節的主人翁,不要喧賓奪主。
愛的回應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十一日「牧者心聲」。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十一日「牧者心聲」。 西奈曠野會幕中的祭壇上 擺著切成碎塊的祭牲 在熊熊壇火的閃爍中 若隱若現著十架上神羔破碎的生命 在各各他的蔭影中,我看見 馬利亞手中打破的玉瓶 傾倒著愛的至情 二千年的時間之霧,未能掩住 那手中釘痕和肋旁的傷處 廿個世紀的風吹雨淋,未能蝕損 保羅身上纍纍傷痕所繪成的「基督之印」(加六17) 各各他的十字架 將它的影完倒投在愛河的波下 我看見,兩個十字架緊緊的結連 正釘的,倒釘的 倒懸的彼得注目荊冠下基督的血面 「我不配,不配,但這是我的心願」 以破碎回應破碎 以愛痕回應愛痕 以十架回應十架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十一日「牧者心聲」。
西奈曠野會幕中的祭壇上
擺著切成碎塊的祭牲
在熊熊壇火的閃爍中
若隱若現著十架上神羔破碎的生命
在各各他的蔭影中,我看見
馬利亞手中打破的玉瓶
傾倒著愛的至情
二千年的時間之霧,未能掩住
那手中釘痕和肋旁的傷處
廿個世紀的風吹雨淋,未能蝕損
保羅身上纍纍傷痕所繪成的「基督之印」(加六17)
各各他的十字架
將它的影完倒投在愛河的波下
我看見,兩個十字架緊緊的結連
正釘的,倒釘的
倒懸的彼得注目荊冠下基督的血面
「我不配,不配,但這是我的心願」
以破碎回應破碎
以愛痕回應愛痕
以十架回應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