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健厚牧師
前美國紐約宣道會基導堂主任牧師
滕牧師告訴我他將與張佳音教士結婚的當天,在眾多問題中,我問他如何面對衰老。
鄺健厚牧師
前美國紐約宣道會基導堂主任牧師
滕牧師告訴我他將與張佳音教士結婚的當天,在眾多問題中,我問他如何面對衰老。一位身分如此崇高,長期作領袖的屬靈偉人會如何面對人生必經之路呢?
他坦誠說:「我已經開始為自己的衰老禱告,到了時候,求天父把我快快接去。」
滕牧師快樂的活過了九十歲。年初在醫院探望他,身體雖然不適,但幽默依然。
很懷念滕牧師!特別在這時刻!
原載於《恩典懷清輝:滕近輝牧師紀念特刊》,頁109。
陳世欽牧師
前世界華人福音事工聯絡中心總幹事
觀乎滕近輝牧師一生,他言教身教並行牧養信徒,乃良牧!
陳世欽牧師
前世界華人福音事工聯絡中心總幹事
觀乎滕近輝牧師一生,他言教身教並行牧養信徒,乃良牧!
神學教育上有莫大的貢獻,著作中透視出他對真理的堅持,乃僕人的楷模!
他奔走各地,聯合全球華人教會舉行第一屆華福大會並擔任大會主席團主席,及後協助成立世界華人福音事工聯絡中心,旨在推動和鼓勵華人教會領袖們致力為大使命、普世差傳而努力,乃上世紀華人教會領袖的先鋒!
原載於《恩典懷清輝:滕近輝牧師紀念特刊》,頁111。
敬愛的滕牧師
周振成牧師、周李思萍師母
前澳洲北雪梨華人宣道會主任牧師
敬愛的滕牧師:我們多麼懷念您!謝謝您的教誨、鼓勵和關愛。
周振成牧師、周李思萍師母
前澳洲北雪梨華人宣道會主任牧師
敬愛的滕牧師:
我們多麼懷念您!謝謝您的教誨、鼓勵和關愛。
您寫給我們的兩段墨寶贈言:
「效法耶穌基督,作群羊的良牧。」
「胸懷普世闢澳域,腳踏實地奔靈程。」
不僅是您對後輩的訓誨和期許,更是您身體力行的榜樣。我們一直銘記心中,靠主恩典實踐;以免辜負主恩,盼無愧天家相見!
原載於《恩典懷清輝:滕近輝牧師紀念特刊》,頁111。
黃少明牧師
加拿大華人基督傳道聯會會牧
滕牧師是我們敬愛的牧長,多年來與加拿大華人基督傳道聯會有親密的關係。
黃少明牧師
加拿大華人基督傳道聯會會牧
滕牧師是我們敬愛的牧長,多年來與加拿大華人基督傳道聯會有親密的關係。
滕牧師曾多次與我們的教牧同工有面談分享的時間,他又不辭勞苦,在華基教會兩次週年慶典中,遠道蒞臨任培靈會講員。滕牧師在2000年1月,華基教會25週年慶典中領會,鼓勵信眾邁進廿一世紀,要勇敢接受屬靈的挑戰,建立合神心意的教會。滕牧師激勵的信息和教訓讓信徒大得造就,其後帶來各堂會靈性復興,穩步增長。
滕牧師是華人教會的屬靈領袖,他和師母多年來以身作則,響應華福運動,鼓勵全球牧者和信徒積極參與,委身基督,普世胸懷,天下一心。滕牧師與本會創會牧長高雲漢牧師常有機會配搭同工,馬首是瞻,帶動眾華人教會、神學院及福音機構齊心協力,以基督為首,強化教會,造就信徒,廣傳福音,直到主臨。
滕牧師恩澤華基,激發後輩,嘉言懿行,常存懷念。
原載於《恩典懷清輝:滕近輝牧師紀念特刊》,頁111。
陳正波長老
西班牙華人基督教總會主席 攜全國二十三個堂會全體教牧及信徒
悉聞我們敬愛的滕近輝牧師於12月19日安息主懷,我們一同深切懷念!
陳正波長老
西班牙華人基督教總會主席 攜全國二十三個堂會全體教牧及信徒
悉聞我們敬愛的滕近輝牧師於12月19日安息主懷,我們一同深切懷念!滕牧師於1993年曾來過使徒保羅認為的地極──西班牙,那時,正值我們教會剛剛建立不久,他的謙卑品格、敬虔服事、權威引導,給今天西班牙華人基督教會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我們尊敬的滕牧師,安息吧!送上您講道時喜歡引用的詩篇116篇15-16節,永遠陪伴您!
「在耶和華眼中,看聖民之死極為寶貴。耶和華啊,我真是你的僕人;我是你的僕人,是你婢女的兒子。你已經解開我的綁索。」
原載於《恩典懷清輝:滕近輝牧師紀念特刊》,頁112。
涂麗萍牧師、於超牧師
德國基督教華人宣道會多蒙-恩典堂
獲悉敬愛的滕牧師榮歸天家,我們的心情和所有愛滕牧師的人一樣,都很沉重。
涂麗萍牧師、於超牧師
德國基督教華人宣道會多蒙-恩典堂
親愛的滕師母:
獲悉敬愛的滕牧師榮歸天家,我們的心情和所有愛滕牧師的人一樣,都很沉重。
與滕牧師相識,是通過他的筆耕和著作。早在20年前,當我們就讀於南京金陵協和神學院時,就有幸拜讀滕牧師的大作。他的文章、講章、著作,成為伴隨我們靈性成長的良伴。神學畢業後,不論是在教會牧會,還是從事神學教育,滕牧師所撰寫的書籍始終伴隨著左右。從字裡行間,我們看到他所流露出來的豐盛生命;從諄諄教導中,我們領略到一位愛主至深的忠僕的炙熱情懷。
雖然滕牧師暫時離開我們,而他所留下的著作卻一直對後人在說話,正如聖經所說:「他們息了自己的勞苦,作工的果效也隨著他們。」(啟十四13下)
我們遠在德國,不能出席滕牧師的追思禮拜。但我們深深地祝願:
滕牧師安息在他終身所侍奉的主耶穌的懷中!
晚輩 涂麗萍牧師、於超牧師敬上
原載於《恩典懷清輝:滕近輝牧師紀念特刊》,頁112。
姚添壽牧師
前宣道會香港區聯會總幹事
敬愛的滕牧師,你在我事奉生命上不斷地給我勉勵,在我神學畢業、結婚、按牧、就職總幹事等重要時刻,你的訓勉對我是莫大的祝福。
姚添壽牧師
前宣道會香港區聯會總幹事
敬愛的滕牧師,你在我事奉生命上不斷地給我勉勵,在我神學畢業、結婚、按牧、就職總幹事等重要時刻,你的訓勉對我是莫大的祝福。
你對宣道會的委身,是我要效法的。你在不同階段一次又一次的奉獻給主,成為了我的榜樣。感謝神,多謝你!
我心柔和謙卑──悼念滕近輝牧師
程婉玲姊妹
文化更新研究中心院長顧問
2013 年 12 月 19 日 收 到 92 歲滕近輝牧師安息主懷的消息,內心當然不捨,但沒感半點黯然。他在生時神態總是祥和,面容總散發出心靈的滿足、靈裡的安逸,令人感到「他在主裡面,主在他裡面」的真實,他被接返天家就是與天父團聚,最自然不過。
程婉玲姊妹
文化更新研究中心院長顧問
2013 年 12 月 19 日 收 到 92 歲滕近輝牧師安息主懷的消息,內心當然不捨,但沒感半點黯然。他在生時神態總是祥和,面容總散發出心靈的滿足、靈裡的安逸,令人感到「他在主裡面,主在他裡面」的真實,他被接返天家就是與天父團聚,最自然不過。
那天早上,我走到辦公室陳列書籍的櫥窗,拿出他的回憶錄《都是恩典》,緬懷他的天路歷程;當我逐頁翻看時,感到一道道暖流,鼓勵我繼續抓緊上帝的恩典,依循聖經真理,按著召命前行。
滕牧師在他70年的事奉生涯裡,經歷華人教會發展,他在此書列出「八次具有重要意義的屬靈運動」,第八次便是中國文化更新運動。故此,在他參與不下數百個的事工之外,他仍支持文化更新研究中心的事工。1994 年文更成立,滕牧師接受我們邀請成為贊護人,為我們注下強心針,為文化更新事工禱告守望。 過去10年來,我們有數 次 珍貴的機會接觸滕牧師,得到他的肯定和鼓勵:
2004 年 4 月 23 日,梁博士應牧師邀請,在牧職神學院講課,授課期間,牧師一直在場,即使之後梁博士和神學生的座談時段,牧師也積極參與其中,在旁的我感到這位大牧師的謙虛和他對聖經教導的真摰熱愛。
香港文更在國內的事工發展迅速,2008 年首次租下辦公室,配合發展步伐,滕牧師慷慨答應我們為辦公室提筆,祝福我們,今天他的字畫仍放置在辦公室正門當眼處。
2009 年,文更在港成立十周年,我們舉行了異象分享會,聚會的開始由贊護人滕牧師祝禱。當年他即使行動不便,也特意在師母的扶持下一同出席慶祝晚會,為事工及賓客祈禱。今天,我即使記不起他的禱詞內容,卻深刻記起他禱告時合上眼睛的神態,令人想起耶穌基督的柔和謙卑,令人想起聖經馬太福音十一章 29 節經文:「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
最後一次見牧師是三年前的春節。2011 年 2 月 18 日 年 初 六, 梁燕城博士、蘇永乾主席和同工們特約滕牧師和師母午飯,一同慶賀新春。那天,剛踏入 90 歲的滕牧師比以前更靜,熱鬧的中菜館環境未對他做成煩擾,他就是有種自得其樂的滿足。在師母的鼓勵下,牧師如孩子般唱起活潑的基督教歌謠來,雖然我聽不清楚歌詞內容,但單看著他發自內心的喜樂,我不難感染到詩歌的喜樂力量。之後,為讓牧師多休息,我們沒再打擾他,那次便成為我們與滕近輝牧師最後一次見面。
安靜寡言的滕近輝牧師用他的生命活出基督,用最悠然自得的一舉手一投足,勸導我們當負基督的軛、學基督的樣式。我受教了,因為他的心確實柔和謙卑!
像一首美善純潔的詩歌──記念滕近輝牧師
梁燕城博士
文化更新研究中心創會院長
最後一次見滕牧師,他年事已高,很多事情已忘記,卻表現出一種孩子的單純天真,說有一首詩歌很好,即時唱給我聽,只見他邊唱邊用手打節拍,非常喜樂。
梁燕城博士
文化更新研究中心創會院長
最後一次見滕牧師,他年事已高,很多事情已忘記,卻表現出一種孩子的單純天真,說有一首詩歌很好,即時唱給我聽,只見他邊唱邊用手打節拍,非常喜樂。我見他全心投入歌頌上帝,這時他已不再是莊嚴的大牧師,卻是一個在上帝面前清心的屬靈生 命。 牧 師 是 一職份,一個角色,但他本身生命卻是一首美善純潔的詩歌。
第一次聽滕牧師講道時才二十三歲,只覺他身上流露一種靈性的香氣,他生命就是聖靈的彰顯,而且眼光胸襟寬大遙遠。看到他的氣質,就像看到聖靈。他稍後得知我有長期的中國哲學訓練與修養,並以此服事神,即全面鼓勵,將信仰貫通中國文化,貢獻上帝的國度。文化更新研究中心成立,他即全面支持,視為中國教會歷史性的運動。
他說收到文更出版的高端學刊《 文化中國 》,每期都仔細閱讀,由封面讀到封底,因這是他多年的祈禱,期望中國基督教應對中國文化有融通交流。這是他的屬靈洞察,也是一種弘識孤懷,明白信仰必須打通文化精神和價值,當時能了解這重要性的人並不太多。
二十年來文化更新事工與《文化中國》已茁壯成長,有很高的成果,對中國民族文化作出建樹,滕牧師晚年對此十分欣慰,親自唱詩歌給各同工,不久後亦乘鶴而去,進入上帝那榮美之家,在晶瑩榮光中與主相見。我們永不忘記他的單純與胸襟,在我心中,他的一生,就像在上帝面前唱出一首美善純潔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