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來華宣教士致敬及回應
原載於《今日華人教會》256期,2006年8月,頁21-23。
[本文獲世界華福中心授權轉載]
致敬 / 滕近輝
戴紹曾牧師(Rev. James H. Taylor III),我要代表中國人,代表各位感謝西方宣教士來中國傳福音的熱情。羅伯特‧馬禮遜牧師(Rev. Robert Morrison)在二百年前來到澳門,他在那裡開啟了基督教在中國的門,是最早來華傳福音的宣教士。我親自到過他在澳門的墳墓,並在那裡默想,感謝主。
我繼而又想到中國內地會,戴德生牧師(Rev. J. Hudson Taylor)開始了這工作。我記得曾到中國內地會的總部參觀,在大門口看見用中國字寫的對聯:「耶和華以勒」,表示神的預備;左面是「以便以謝已」,表示神幫助我們。想到內地會在中國持續作了很多工作,因為在沿海建立了不少教會,所以他們到中國內地傳福音,建立了許多教會。
有一次我和滕師母一起到溫州,我們被邀請在温州的教會講道,在那家教會的牆上也寫著:「耶和華是我們的預備,耶和華是我們的幫助。」那家教會約有一千多人聚會,差遣出七十三位宣教士到中國國內比較偏遠的地方傳福音,實在看見內地會在工作的表現。
這榜樣也感動了我自己,我心裡說:「我自己也要作一位宣教士。」可是,我不能長期離開我的教會,所以只能到印尼(Indonesia)傳福音一年,那一年對我的信心、領受、靈性、愛心有很大幫助。今天的華人宣道差會也在中國人中作了很多工作,已有三百多位宣教士被差出去,這些都是戴德生牧師留下的寶貴果子。
我要向你們表達,我深深的感謝,和為你們感謝神。阿們。
回應 / 戴紹曾
各位弟兄姊妹,兄弟在第七屆華福大會上能代表西方宣教士回應滕近輝牧師向宣教士致敬的話,我感到非常榮幸。
首先,澳門對我而言,是一個別具意義的地方。我的曾祖母的父親,也就是戴德生的岳父,安葬於此。他的墓地就在馬禮遜的墓旁。
其次,華福對我而言,也別具意義。三十年前,我的兒子戴繼宗(James H. Taylor IV),因林治平教授的邀請與影響,參與了藝術團契在香港第一屆華福大會演出張曉風的話劇「庚子年」,而接受救恩,成為基督徒。
再者,我愛中國,這裡是我的家。我生於斯,長於斯,亦將終於斯。
(現在,我必須遵照大會指示,用英文繼續我的分享)
榮耀歸於神
在過去二百年,西方宣教士在華的福音事工歷史中,雖然我的家族有分於其中一百八十年的工作,今晚,我仍然不配站在這裡回應滕近輝牧師致敬的話。願一切的頌讚、尊貴與榮耀單單歸給神。
正如同我們向主禱告說:「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們!」
「國度」是屬乎祂的,而不是屬於任何差會、宣教士、宗派或福音機構。
祂是莊稼的主!
祂揀選、裝備、差遣祂的僕人——男人以及女人。誠然,若沒有像以斯帖這樣勇敢的女性,許多工作便無法成就。正因為此,今晚我特地請賴恩(Leone)站在我旁邊。
馬禮遜以及所有接續他腳蹤的宣教士都只是「瓦器」,他們有他們的軟弱:
一﹒許多表現出白種人的驕傲/優越;
二﹒許多倚靠他們源出的西方國家勢力;
三﹒許多未能將福音從西方文化中分別出來;
四﹒許多未能與他們的中國同工認同;
五﹒許多沒有推動、鼓勵中國同工擔任領袖。
為此,兄弟謹在此謙卑的請求各位的原諒。
「權柄」來自祂,馬禮遜對這一點有透徹的了解。當他登上要往中國的船時,有人以譏笑的口吻問他,他是否以為自己可以影響這又大又古老的國家。馬禮遜怎麼回應?他說:「我不能,但神能。」神的確影響了中國人。是的,祂將祂的寶貝放在祂所揀選的「瓦器」中,並使他們合乎主用。祂賜下不同的恩賜給不同的人,使他們能完成各樣的事工:
一﹒《聖經》翻譯和文字工作;
二﹒傳福音、門徒培訓,訓練教會領袖;
三﹒分享基督徒的價值觀;
四﹒醫療、社區衛生及社會服務;
五﹒教育:識字班、小學、中學、大學、神學教育;
六﹒社會關懷:反對鴉片貿易、女子纏足、濫殺女嬰;
七﹒分享宣教異象:向國內、外未得之民傳講福音。
祂開門,也關門。福音進入中國一百四十五年以後,祂關閉這扇曾經向西方宣教士打開的門。有些人誤以為那是中國教會的結束。殊不知,祂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祂的道路高過我們的道路(參賽五十五8、9)。
祂實在是在為普世宣教塑造一個新的器血——一個真正全球化的華人教會,是由兩個非常美麗的部份組成:
一﹒在中國,於過去五十年中,祂煉淨、牧養,並大大使用祂的子民;
二﹒在海外,於過去五十年中,祂興起了一個全新的海外華人教會。
當耶和華神回應先知哈巴谷的不滿時,祂說:「你們要向列國中觀看,大大驚奇;因為在你們的時候,我行一件事,雖有人告訴你們,你們總是不信。」(哈一5)過去五十年歷史已經證明這些話何等真實。
今天,華人教會所面對全球福音化工作的挑戰包括以下三方面。
今天,當華福與華人教會面對「普世宣教」這項神國大業時,擺在前面的,有以下三大挑戰。
一﹒真正的復興
巴刻(J. I. Packer)以下面的話描寫真正的復興時的表現:「聖經清楚指出,在歷史上也不斷重複發生的就是:當神的子民漸漸冷淡,不留心神的話語,也不忠於神的教導,神自己便施展祂的大能,藉著神來到人間,神的話語進入人心,神的潔淨,神的百姓再次回到神面前……當這些事發生時,原不屬於神的人,便被教會中所發生道德與屬靈的更新所吸引而進入教會。」節錄自巴刻著《活在聖靈中》。
二﹒真正的合一
耶路撒冷與安提阿教會在這方面都是如明光照耀的榜樣。耶穌的門徒、家人、跟隨者、初信主的人,各有不同恩賜、教育背景,來自不同地域,甚至輩分亦不同,卻能同心合意彼此配搭委身基督、合而為一,影響了他們的城市及羅馬帝國,以至非信徒也驚訝於他們「彼此相愛」的見證。
三﹒真正的宣教心
我深信,如果我的曾祖父戴德生知道他所創辦的中國內地會/海外基督使團,如今由一位華人同工——馮浩鎏醫生帶領,他一定會非常歡喜快樂。我們很喜歡唱〈宣教的中國〉這首歌,相信神必將透過第七屆華福大會使這個異象得以拓展。
《聖經》說:
「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託誰,就向誰多要。」(路十二48)
「人被拉到死地,你要解救;人將被殺,你須攔阻。你若說:『這事我未曾知道』,那衡量人心的豈不明白嗎?保守你命的,豈不知道嗎?他豈不按各人所行的報應各人嗎?」(箴二十四11、12)
惟有當海內外的華人教會都認真看待並活出神的話,遵行主最後的命令——將基督全人福音遍傳萬邦,我們才有可能完成大使命,也才有可能一同唱出這首新歌:
「你配拿書卷,配揭開七印,因為你曾被殺,用自己的血,從各族、各方、各民、各國中買了人來,叫他們歸於神,又叫他們成為國民,作祭司、歸於神,在地上執掌王權……但願頌讚、尊貴、榮耀、權勢都歸給坐寶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遠遠!」(啟五9、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