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的詩:「生命之寶」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四年二月五日「牧者心聲」。
清朝開國皇帝康熙,寫了一首詩:
「生命之寶」。由詩詞看來,他真的接受了基督教的信仰。此詩之一段:
「世間最大為生死 白玉黃金也枉然
淡飯清粥充一飢 錦衣那著幾千年
天門久為初人閉 福路全憑神子通
我願接受神愛子 兒子名分得永生」
康熙皇帝在這一首詩裏面,提到五個問題:
一、生死問題——「世上最大的生死」。生與死實在是人生最基本的問題。人生的意義何在?死後歸宿如何?這都是最具體的問題。聖經給了我們答案。
二、物質享受的真正價值問題——「白玉黃金也枉然」,「錦衣那著幾千年」。在解決人生最重要的生死問題上,物質是無用的:「枉然」。一切享受充其量不過數十載而已。
三、天人隔絕問題——「天門久為初人閉」。「初人」是指亞當夏娃。他們的罪過造成了天人之間的隔膜,永生天門因此關閉。天人契交斷絕之後,人類靈性落入昏昧之中。
四、生機重發問題——「福路全憑神子通」。上帝的聖子耶穌基督降臨人世,道成肉身,十架舍身,重造人類心靈之生機,歸依上帝,奔上福路。
五、個人信仰抉擇問題——「我願接受神愛子,兒子名份得永生。」個人的選擇產生真實信仰,以信心接受永生,成為天父兒女。
這一切正是聖經所講的福音。請您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