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的「四重世界觀」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五年九月八日「牧者心聲」。
主耶穌基督在約翰福音十七章內,多次題到「世界」二字,這兩個字的原文是COSMOS一個字(十八次)。但在中文聖經裏面,卻有三種不同的譯法:「世界」、「世人」、「世上」。當我們把這一個字的意義加以分析以後,就發現它有四種不同的意義。合在一起,構成了基督徒的「四重世界觀」。分述如下:
(一)「世界」(約十七5)——這裏的「世界」二字是指宇宙萬物或大自然而言,包括地球在內,就這一種意義而言,基督徒是欣賞世界的,正如詩篇的作者們以「何其美」,「何其深」(宇宙裏面所寓藏的深奧智慧),「何其大」,「何其多」(物種繁多),種種驚嘆詞來形容大自然的奇妙。
(二)世俗——第14節所用的「世界」二字,是指世界裏面那些與上帝旨意相違反的事物而言。就這一種意義而言,基督徒是抱著拒絕世界的態度,因為這「世界」與神為敵。「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裏面了。」(約壹二16)
(三)「世人」(十七21)——作為「世人」的世界,是基督徒所愛的,正如「上帝愛世人」一樣。主耶穌差遣祂的門徒進入世人中間(十七18)作祂的見證人。
(四)來世或永世——主耶穌祈禱說:「我在那裡,願祢所賜給我的人也在那裡…..創立世界以前……」(十七24)。在這一節經文中,主耶穌用「那裡」二字,來代表一個所在,就是創造世界之前祂所在的地方。它就是「永世」也即「來世」(來六5,提前一17)。基督徒愛慕這充滿榮耀的永遠家鄉。
綜合之,基督徒是入世而超世的,今世化而來世化的,疾世而愛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