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人生的智慧(二)行善的智慧(續)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六年三月二日「牧者心聲」。
四、溫柔是一種可愛的美德,是聖靈的九果之一,是主耶穌所講的八福之一,是保羅屢次提到的。但是溫柔也應有其範圍,超過了這個範圈,便是妥協,蔽惡,懦弱,而再不是溫柔了。
例如主耶穌教訓我們把兩頰給人打,但是祂在大祭司面前受審的時候,卻嚴詞責備那打祂的人(約十八23)。保羅也是這樣(徒二十三3)。他們並不是與自己的教訓相矛盾,而是了解「溫柔」二字的眞義。為了眞理而剛強不屈,為了正義而嚴厲,與溫柔不是相對的,而是相輔的。
「節制」或「合度」是非常重要的幾個字,越度的事都是不好。罪是什麼?作者經過思考之後,作了如下的結論:人在「墮落」後,失去了節制與控制自己的能力,而把神所給人的本能加以不「合度」的使用,超出了神所定的範圍,這種對本能不合度的使用即是罪,例如:「自重」是神給人的一種良善的本性,但自重越度之後,就變為驕傲,男女的愛慕是神給人的本性,但是越度之後,就變為淫亂。
五、勇敢與坦白是公認的美德,看見了錯誤與罪惡,應該勇敢加以攻擊責備,誰也不能否認這是可嘉的,但是,我們也不要忘記經上的教訓:
「你們的言語要常常帶著和氣,好像用鹽調和,就可知道怎麼回答各人」(西四6)。在坦白勇敢的責摘之中,若能帶有愛心的溫柔,則更有能力,更能領人悔改,更能使人心服。
「他們的勇力使得不正」(耶二十三10)這一句經文,使我們聯想到(該句經文之本意,另有所指):勇敢應有一種範圍,要用得合適,要會用。不要有血氣的勇敢,血氣的勇敢不但不能成事,反能破壞主的工作。彼得的刀永遠是一個鑑戒!我們要放下我們手中屬血氣的刀,而穿起全副屬靈的「軍裝」。屬靈的境界中,沒有「英雄主義」。
六、愛心是最高的美德,但是愛也有它的範圍。彼得滿有愛心的「拉住」主耶穌,並「勸」祂(可八32)不要去耶路撒冷,但是這種愛心卻受了主的責備。這是體貼肉體的愛心,給了肉體發展的機會,撒但常藉著這種愛完成它的工作。總之,能產生屬靈惡果的愛心,都是我們要竭力避免的,不讓撒但戴了愛心的假面具來欺騙我們,不讓我們的愛心被罪利用。溺愛、因體貼親人而不順從主的旨意、不應有的鬆寬態度(產生破壞性的結果)等等,都屬於這一種愛。「要你們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腓一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