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差的屬靈觀念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五年六月十六日「牧者心聲」。
誰是「屬靈的人」?這是一個極重要的問題。
讓我們找出一些對「屬靈」的偏差觀念:
一、將屬靈限於某些術語之內——有人只愛講一些屬靈術語或名詞,叫人聽見時,覺得他們是屬靈的人。
二、將屬靈限於某種性格之內——人的性格各有不同,這是神造人的妙處之一。但有人將屬靈限於某種性格之內,認為只有這一類型的人,才是屬靈。在許多中國信徒的意識中,只有安靜、沉默、內向的人,才是屬靈,因為不少著名的傳道人是如此。這是一種不成熟的觀念。事實上,也有活潑幽默、而又虔誠的傳道人。
三、將屬靈限於生活的一部份之內——只將屬靈限於聚會、聽道、事奉等的圈子內,而沒有將屬靈的原則應用於生活的每一個部份內。
四、生硬的將人生劃為屬靈與屬世的兩部份——將祈禱、讀經、聚會、傳輻音等視為屬靈,而將社會的、事業的、家庭的等,視為屬世。忘記了「在一切事上為主而活」和「在凡事上榮耀神」的原則。
五、消極的屬靈——單從消極的角度看屬靈,只注意不可作什麼,而忽略了應該積極去作什麼。有所不為,而有所為。
「在神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雅一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