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道月中談 登山寶訓中的生命眞理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四年十月七日「牧者心聲」。
聖經中最著名的一段,就是「登山寶訓」(馬太福音五至七章)。這是耶穌基督在一個山頭上向門徒所宣道的寶貴教訓。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關於生命的眞理。分述如下:
一、生命來源的眞理——「天父」二字在寶訓中出現了十七次之多,表示上帝是人類的生命之源。我們應該「飲水思源」。上帝也創造了美麗的大自然,包括了「野地裡的百合花」。
二、生命滿足的真理——「饑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五6)。心靈的真正滿足並非來自物質,乃是來自義。眞正的財富是「天上的財寶」(六20),那是義與善的財寶。
三、新生命的真理——「好樹結好果子,壞樹結壞果子」(七17)。如果要改變壞果子,非先改變壞樹的生命不可。人也一樣。這就是主耶穌所講「重生」的道理(約三7)。
四、人生道德的真理——「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七12)。這是道德的至上律則,人類歷史中還未曾發現有任何其他更高的原則。基督的眞理是人生的堅實基礎,如磐石一樣(七24),但是我們必須遵行,才有果效。聽而不行,就是把人生之屋建在沙土上。
五、永生的真理——基督指出兩條路:滅亡之路與永生之路。前者是寬闊的大的,路上的人多;後者是窄的小的,路上的人少。(七13-14)。基督的十字架是永生之路的入口。
請你今天接受基督為你的救主,也接受祂的生命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