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生活的五重因素
原載於《北宣主日學特刊》,一九七九年,頁2-3。
聖經將教會生活的藍圖顯示給我們,其中有五重因素:
一、敬拜
敬拜是被造者向創造者的全德,全慧,全能,所表現的心意與姿態。敬拜是基本的事奉。在使徒時代裏面,敬拜與事奉互相通用(徒十三2)。英文的敬拜與事奉也常用一個字:service。在啟示錄裏面,用事奉表示敬拜(啟廿二3)。
我們的用靈與誠實敬拜父神。聖經新譯本將「誠實」譯作「真理」,這是很有理由的。因爲一、「心靈」與「誠實」的基本意義相同,這樣的譯法似乎重複。二、「誠實」的原文亦有眞理之意。
以心靈與真理敬拜父神,才是最好的敬拜,因爲它既真誠又符合聖經所顯示關於敬拜的真理。
教會必須培植敬拜的氣氛與實質。信徒應該改變以「講道」爲崇拜中心的觀念,而代之以「敬拜」爲 中心。許多信徒經常在崇拜時遲到,因而破壞了敬拜的氣氛與實意。這是因爲他們認爲,只要趕上聽道就可以了。
二、教導
教導信徒是教會主要的功能之一。但是在過去,一般教會偏重「講道」的聚會,而忽略了其他教導的方式。不錯,「講道」是極其重要的,當保羅提及各種恩賜時,他說:「其中更要羨慕的,是作先知講道。」(林前十四1)。幾乎沒有一間缺少靈糧供 應,而能興旺發展的敎會。但是如果單靠「講台」,就會產生下列問題:
1.整間教會建立在一個有講道恩賜的人身上,他一離開,教會就跨台。
2.有恩賜的傳道人比較少,因而興旺的教會也跟着少。
3.「講台」只能作單方面的灌輸,而無「雙軌式」的交互作用,以致只能完成部份的栽培工作。
正在這裏,主日學(兒童,青少年,成年)可以彌補「缺口」。主日學是「教導」工作中重要的一環。主日學興旺的教會,一定是信仰與靈性有根基的教會。
三、 傳福音
敎會是福音的燈台。敎會必須努力傳福音:集體的,個人的;直接的,間接的;近處的,遠處的;言語的,生活的;等等。在傳福音的事工上,教會必須總動員。
主日學是教會傳福音的重要「基地」之一。其作用至少有三方面:
1)帶領學生歸向基督。2)鼓勵與訓練學生去傳福音。3)敎員成為教會傳福音的幹部。
四、事奉
聖經告訴我們,事奉有三種:一、本位的事奉:信徒站在受造者的本位上,向父神獻上敬拜的事奉。二、工作的事奉:發揮恩賜,完成聖工。三、生命的事奉:以生命的見證來榮耀父神。這三樣都是不可缺少的。單有工作的事奉,並不能滿足主的心意。生命的事奉加强工作的事奉。每一個蒙恩的信徒都應該有完整的事奉生活。
本位的事奉以敬拜與讚美爲重心;工作的事奉以恩賜與忠心爲重心;生命的事奉以表現基督的樣式為重心。
主日學是訓練會友事奉的好場地。
五、團契
對團契生活的注重,似乎是現代的新重點,但是事實上,在古老的「使徒信經」裏面,早已有「我信聖徒相通」的真理。只是最近才獲得更加普遍的注意,和方法上的改進。
橫面的團契建於縱面團契的基礎上。橫面的團契是信徒與信徒之間的交通;縱面的團契是信徒與父神之間的交通。二者缺一,都是不健全的團契生活。
各種年齡的信徒都需要團契生活。本堂的成年信徒,一般說來缺少屬靈的活力與長進,究其原因在於缺少團契生活。本堂參加成人團契的人數,在一百左右(錫安,婦女,以諾三團契)。成人主日學的發展將帶來更多訓練與團契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