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命的三個角度
原載於《北宣主日學特刊》,一九七五年,頁2-3。
「主日學最寶貴的地方,就是它與「傳」、「教」、「洗」三方面都有份;它帶領學生信主,又教導他們,同時在受洗的人當中,主日學學生佔了很高的比例。」
主耶穌所託付我們的大使命,包括三種工作。這三種工作都是我們應該作的,缺一不可。
一、「傳」
「你們要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可十六15)。
傳福音是最基本的工作,每一間教會都應該是注重傳福音的教會。注重傳福音的教必然是興旺的教會,沒有例外。非拉鐵非教會的力量(人力物力)雖然小,但是他們憑着信心去順服主耶穌的話,努力傳福音,結果就進入主耶穌為他們所打開的福音之門,這門是無人能關的。
主是不偏待人的,她同樣為每一間憑着信心和順服去努力傳福音的教會,打開福音之門。
我們不但要傳福音,而且要往「普天下」去傳福音。這是主的吩咐。今日華人教會必須遵行這一個命令!我們不但要在近處傳福音,也要往遠處傳福音,雙管齊下。
二、「教」
「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太廿八20)。
我們傳了福音以後,决不可就此满足,還必須教導信者,使他們在基督的眞理上長進,靈性成熟,爲主結果子。
養而不教,父母之過;照樣,傳而不教,教會之過。養而不教的父母,不會有好兒女;照樣,傳而不教的教會也不會有好信徒。
主日學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爲它是教會裡面從事「教」的部門。每一間重視「教」的教會,必然重視主日學。
過去華人教會之所以軟弱和幼稚,就是因爲信徒在信主以後,缺少教導和訓練。目前雖然有許多教會漸漸醒覺,明白了「教」的重要,因而開始注重主日學的工作,但是仍然有幾種缺點:
①許多父母仍未充份了解子女接受主日學教育的重要,以致未能積極的與教會合作。
②主日學的「教」限於兒童與少年,未能普及於青年和成年信徒中間。因此,其效果有限。
③一般信徒仍然以主日崇拜裡面的講道爲一切的中心,未曾了解有系統的研討和事奉的訓練,比主日講道更能造就信徒。
④一般信徒對於「基督教教育」的觀念仍甚模糊。 它並不是指基督教學校裡面的宗教教育,而是指教會裡面每一個信徒所應該接受的屬靈教導和訓練。不錯,主日學只是這教導和訓練的一部份,但它是重要的一部份。
求主恩待本堂,能夠逐漸走上「令教會上主日學」之路。那時,本堂屬靈實力將會增加幾倍。
有人說過一句極有道理的話:「今日敎會所最需要的,是兩個字:訓練。這訓練包括教導在內。信徒好像兵士,未經訓練的兵士在打仗時一定潰不成軍;照樣,未經教導和訓練的信徒,只會打敗仗。
「教」的目的是使信徒成爲門徒,所以主在大使命中說:「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太廿八19)。「門徒訓練」是每個信徒所需要的。
大使命的「教」的這一個角度,是在教會中最被忽略的一個角度。華人教會的興旺有賴於這一方面的醒覺和努力。
三、「洗」
「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可十六16);「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太廿八19)。
主沒有輕看洗禮。洗禮的意義 很豐富,其中之一就是加入教會。
我們必須訓練信徒對於教會的「歸屬感」。教會是神計劃的中心。在神的旨意裡面,沒有教會以外的信徒,正如沒有身體以外的肢體一樣。神要祂的兒女都在教會裡 面,彼此有肢體的交通,一同事奉,一同傳福音,一同禱告。
主日學最寶貴的地方,就是它與「傳」,「教」,「洗」三方面都有份:它帶領學生信主,又教導他們,同時在受洗的人當中,主日學學生佔了很高的比例。求主繼續恩待本堂的主日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