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奉的價值觀
原載於《北宣主日學特刊》,一九九四年,頁4-5。
每一個在聖工的事奉上有份的人,都需要有正確的價值觀,然後才能有蒙主悅納的美好事奉,因為價值觀決定一個人追求的方向、路線、優先次序,和心態。聖經中給我們奉價值觀的指示,分述如下:
(一)工人比工作更重要(可三:14)
當日主耶穌在世時,祂呼召了門徒們,要他們先與祂自己「同在」——認識祂、效法祂,建立與祂之間的美好關係,然後才差遣他們出去工作。主看重工人的本質,過於工作。
(二)愛主比工作更重要(啓二:3—5)
以弗所敎會肯「勞苦」工作,但是失去了「起初的愛」,因此主責備他們。
(三)恩膏比口才更重要(約壹二:27)
恩膏的成份是主道加上聖靈的工作,這樣的講論才有屬靈的功效,使聽見的人獲得靈性的幫助。單有口才是不夠的。
(四)屬靈品質的恩賜比工具性的恩賜更重要(提後一:6—7)
保羅在此處所說的恩賜,是指屬靈品質的恩賜——「剛強、仁愛、謹守」,而非工具性的恩賜——會作甚麼。許多單有工具性恩賜的人跌倒了。反過來說,當一個人靈性好的時候,其工具性的恩賜便更有果效。
(五)神的工作比人的工作更重要(可六:18)
門徒們在船上「搖櫓甚苦」,但船仍不能到達目的地。耶穌上了船,就到達目的地,神作工才有果效。因此我們必須藉着懇切的祈禱,推動神工作的手。
(六)動機比行動更重要(提前一:5)
人看外貌,神看內心。有人的事奉是出於愛好活動、交際,或冀求人的稱讚,貪圖榮耀。這是錯誤的動機,不能蒙主悅納。
(七)神知道比人知道更重要(林前八:3)
我們在事奉中所作的,人知道與否並不重要,最快樂和寶貴的,是神知道。「神知道就夠了」,這一句話安慰鼓勵了許多人。為求人的欣賞而失去神的賞賜,是最失算的 事。
(八)質比量更重要(太十三:30)
田主所要的是麥子,不是外表像麥子的稗子——只有外殼而無實質。我們的事奉工作必須能經受得起「如火的考驗」(林前三:13),而非「草木禾楷」的表面工作。
(九)愛比一切恩賜更重要(林前十三章)
保羅把愛與三件事作比較:各樣的恩賜;屬靈的知識;無愛的善行。結論是:若沒有愛,這一切都算不得甚麼。愛是「最妙的道」。
(十)生命的見證比言語的見證更重要
「只將真理表明出來,好在神面前把自己薦與各人的良心。」(林後四:2)。
(十一)榜樣比權柄更重要(彼前五:3)
有人追求由地位而來的權柄,但是失去了屬靈的權柄。真正的屬靈權柄是從好榜樣產生出來的。人人都樂意接受這一種權柄。
(十二)團隊的事奉比個人的事奉更重要
有人只追求與神的關係好,而忽略了與人的關係好;有人可以單獨工作,卻不能與人合作。結果其事奉的果效與範圍大打折扣。這是很可惜的,也是神國度的損失。
求主幫助每一個事奉的人都有正確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