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愚蠢的事
原載於《燈塔》93期,1964年3月1日,頁31。
如果舉行一個世界愚人錦標比賽,我想孔子家語所記載的那位「徙而忘其妻」的先生,一定能以壓倒之勢奪取冠軍。搬家而忘掉了太太,眞可稱為愚王。
但是,假設是孔子作經判員的話,他卻要提出異議:「此猶未甚者也,甚者乃忘其身。」他堅持最愚蠢的事不是「忘其妻」,而是「忘其身」——連自己都忘了。他很嚴肅的舉出夏桀為例:「夏桀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忘其聖祖之道……荒於淫樂……天下誅桀而有其國。此為忘其身之甚矣!」孔子要把冠軍給夏桀。
但是,假若是耶穌基督作評判員的話,祂要加上說:「人若賺得全世界卻賠上自己的生命(靈魂),有甚麽處呢?」那些忘記自己靈魂的人,其損失比「忘身」還要大得多!
聖經中告訴我們三件最愚蠢的事:
第一件是犯罪。
讓我們替聰明一世的大衛王算一算他的「蠢賑」。
收:一時情慾的享受。
支:烏利亞的性命;上帝的名大受羞辱與謗凟;刀劍必永不離其家(包括其愛子押沙龍之叛逆);其妃嬪公開受辱;幼子之死;生命史中永留卑污之一頁;無量的眼淚與良心的責備(詩篇卅二,五十一);子女中的淫亂。
(以上參閱聖經撒母耳記下十一至十二章)。
大衛最後自認「我作了愚昧事。」
讓我們再替一向機警巧妙的雅各算一算他的「蠢賑」:
收:騙取了長子名份。
支:家庭快樂破碎;以掃恐嚇其性命;離家出走,流浪;僱工生涯;受拉班之騙;結婚受騙;工價受騙十次;受兒子之騙;失愛子之苦兩次(約瑟與便雅憫)。
先知耶利米向以色列人大聲疾呼說:「你背道的事必責備你……為惡事,為苦事!」(耶利米書二章十九節)。所羅門王說:「愚昧人必被愚昧懲治。」(箴言十六章廿二節)。
第二件愚蠢的事,就是「隴棄活水的泉源,而為自己鑿出池子。」(耶利米書二章十三節)
有許多人離棄上帝的無限智慧與施力之活泉,而自拘於以己為中心的小天地中,成了井底之蛙。捨活水江水池,實自陷乾涸之境,其愚不可及。一個自以為了不起的人,至終必發現自己「無能為力」,以嘆息了結一生。這個悲劇不知重演多少億萬次。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總是尋求那遠超自己的偉大力—— 超然的能力,即由正確信仰來支取上帝的無限越力,作為人生的導力與動力。
英國皇家學會會長戴維爵士Sir Humphrey Davy說:「這信仰能使人生蒙恩行善。在世界一切希望幻滅之時,有新的希望;苦難中得喜樂;死亡中得生命;敗壞中得聖潔;毁滅中得榮美。換言之,唯有這種信仰,才能確保人生享有超乎世間一切盼望的永遠福樂。」
一個自恃的人醒過來,實在是一件可慶幸的事。
「離泉就池」還有捨本逐末之愚在内。池由泉來,而捨泉就池,正是本末顛倒,其結果可想而知。世人之愚,在於只求皮相之改良,而不求生命之根本改變。此愚正是「揠苗」之愚。「揠苗助長」非眞長,只促成其死亡而已。如果一個人滿足於外表之改良,而摒棄生命之道,其結果亦復相同。
耶穌基督所宣講之眞理,特重生命,其理正在於此。基督教之信仰是基本的生命眞理,不可不加研求。
第三件愚蠢的事,是忽視永恒的回魂。
聖經舊約傳道書三章十一節說:「上帝將永恒安置在人心裏」,意思就是說,人有永恒的靈魂在他裏面。事實告訴我們,人人都有一種永恒的意識存在於心靈中,雖然有人因為後天的無神唯物主義思想,故意將永恒的觀念從心中摒棄出去,但是這種根深衛固的觀念,仍然不時出現於其心靈中。
古代的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用一個比喻來表示他對於靈魂永存的信念。他說:「琴毀人在」。人的身體好像一張琴,靈魂好像彈琴者。當身體毀滅的時候,靈魂仍然繼續存在。他的觀念也正是人類普遍的觀念。
耶穌基督教導我們注意與愛慕那具有永恒價值的萬物。祂說:「你們要積財寶在天上」。祂又說,一個人可能在物質上很富足,但是在上帝面前卻一貧如洗。祂把那些只知求財物而忽略永恒財富的人,叫做「無知的人」(路加福音十二章)。祂向這種人發出一個問題:「今夜上帝要你的靈魂,你所積攢的要歸誰呢?」
在倫敦的Tait Gallery美術舘裏有一幅圖畫:一個臨死的人躺在牀上,一隻手搭在牀邊,緊緊的握着。下面有二行字:「我所失去的,我已經得着;我所抓住的,我已經失去了。」這是發人深省的一句話。
親愛的讀者,你是否忽略了你永恒的靈魂的歸宿?請聽耶穌基督的話:「我就是道路、眞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上帝)那裏去。」(約翰福音十四章六節)。使徒保羅說:「不要做愚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