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世紀華人教會生命發展歷程的回顧——“我所經歷的七大屬靈運動”
原載於《大使命季刊》第25期,1999年11月,頁1-3。
我在過去六七十年內,蒙神恩待,直接或間接地經歷了華人教會生命發展過程中七個具有重要意義的屬靈運動。分別簡述如下:
(一)A、早期大學生中間的佈道與奮興運動。代表人物:丁立美牧師(二、三十年代)
丁立美牧師的佈道行蹤,超過十餘省,帶領許多大學生信主,然後組成「學生立志佈道團」,獻身者日增,形成強大的學生福音隊伍。他常每日講道超過三次,獲得「中國的慕迪」之稱。有時一月內帶領千餘大學生信主,在幾十間大學中設立支團,團友達一千六百人之多,獻身終生傳道者甚多,在二、三十年代中作出對中國教會的重要貢獻。他在代禱上留下極為寶貴的榜樣,在各地組成「連環代禱運動」,參與者數千人,他自己的代禱名單,保持在二千人以上。他也是雲南邊境苗族佈道的先驅。他每天四時起身祈禱。我在中學初信主時期,已對丁牧師的遺聞有深刻印象。先父就是受其呼召而獻身的。
(一)B、中日戰爭時期及勝利後的大學生佈道與復興運動。代表人物:趙君影牧師
在中日戰爭期間,許多大專院校從沿海各省遷往大後方。神親自在大學生中間興起了祂的工作。在當時共約150間大專院校當中,有三分之二組成了基督徒團契,人數日益增加,屬靈素質亦相當高。聖靈大大工作,祈禱的氣氛甚為濃厚。通宵祈禱的例子,到處可見。許多大學生獻身終身事主。
我當時在陝西南部城固縣的國立西北大學外文系就讀,擔任學生團契的主席,但後來靈性倒退。正當此際,一位在該校任教的宣教士孔保羅師母鼓勵我到戰時首都四川重慶去參加「各大學基督徒學生夏令會」,約六百人赴會。會中聖靈大大工作,我得到復興,再一次將自己獻給主,一生事奉祂。當時有十六位學生奉獻,其中有陳終道牧師。
這一次的復興運動前後約十年,造就出來許多信仰堅定,靈性有根基的知識青年,日後在迫害的日子,為主作了隱藏的好見證。在這時期中出版了一本神所特別使用的書:「信仰問題」,幫助許多基督徒在唯物論的挑戰下,保持了對基督的信仰。
這特別蒙恩的學生運動,於五十年代初也興起在東南亞一帶的各國華人中:台灣(校園團契),香港(學生福音團契FES),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日本等。為眾教會造就了許多領袖人才,成為復興的強大動力,直到今日。艾得理牧師(David Adeney)是其中一位重要的領袖。
(二)奮興佈道運動——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有五位:古約翰、宋尚節、趙世光,計志文、唐崇榮
古約翰牧師(Jonathan Goforth)是廿世紀初葉由加拿大華的宣教士,被神大大使用,在中國東北及華北主領奮興會,帶來震撼性的復興,聖靈能力大大彰顯。
尚節博士由一九二八至一九四四,一連十五年在全國各省及南洋各國主領奮興佈道大會,歸主與復興者數以萬計,充份彰顯聖靈的大能。他每天早上四時起身為人祈禱,每天講道三次,每次二個半小時,共七個半小時的大聲疾呼,感人至深。他的日記被神奇妙的保存下來,在美國出版,是靈界傑出的文獻,書名:「靈歷集光」。與北美土人使徒David Brainard的著作一同百世流芳。我十幾歲時已聽他講道,印象深刻。
計志文與趙世光兩位牧師一生到處主領奮興佈道大會,結果纍纍,是華人信徒所記念,神大大使用的僕人。
唐崇榮牧師有特別向知識份子傳福音的恩賜,多次出現萬人赴會的場面,許多青年獻身事主。
(三)靈命進深運動——代表人物:王明道,賈玉銘,倪柝聲
王明道先生——他所出版的「靈食季刊」銷行全國,對各地基督徒影響很大,他對聖經真理的認真與追求的態度,形成了一種靈命進深的路線。又配合了他剛強的屬靈操守見證,更加深其作用。他講道足蹤遍全國。
賈玉銘牧師——曾任華北神學院,金陵神學院及靈修院院長,他將神學與培靈融合一起,造就了許多優質的傳道人,對眾教會有很大的貢獻。他的鶴髮慈顏給我很深的印象。他在靈修院帶領學生追求聖靈充滿,又熱衷傳福音。有一次,他在四川灌縣帶領學生街頭佈道,被人從樓上窗口把糞湯澆在他頭上,傳為美談。他確是一代屬靈楷模。
倪柝聲弟兄——他將英國及歐洲大陸弟兄會的路線與模式帶入中國教會,成為教會聚會所的中堅領袖,其口號是回到聖經,否定公會制度,推動帶職事奉,加強教會中「家」的組織與作用,人人事奉,注重傳福音,教導屬靈觀念與路線。在二、三十年間建立了二百餘處的聚會所,遍及各主要城市,形成一股屬靈的強流。他們亦發動移民佈道,在南洋、北美、南美、歐洲建立教會。可惜在李常受帶領之下漸漸偏離原路,甚至陷入異端。但神保守了一部份教會,持守原來的路線,並且更加開放。
(四)差傳運動——先鋒組織:中華國外佈道團
華人教會的差傳運動可以分為五波:
1. 丁立美牧師首往雲南省苗族中間傳道(二十年代)。
2. 中華國外佈道團(1928-1941)––翟輔民(R.A. Jaffray)與王載組成此團,團友皆廣西建道聖經學院校友,其中以林證耶牧師最著名,他在婆羅洲土著中工作十五年,為三千人施洗,成立十五間教會,著有「蓬島闢荒記」。我曾到過他工作的地區。此團也在爪哇、蘇門答臘、巴里島、望加錫等處以及越南,建立了不少華人教會。
3. 「回到耶路撒冷佈道團」(1938-1949)––其目標是向中國大西北邊疆省份傳福音,然後再經過印度傳回教會發源地:耶路撒冷,迎接主再來。
4. 「靈糧世界佈道會」(1945-至今)––由趙世光牧師發動,推行至香港、台灣、印度、日本及北美。
5. 海外差傳運動由1960推行至今,逐漸引起華人教會廣泛的響應。華人差會繼續成立,亦有華人宣教士加入國際差會。今日約有華人宣教士七百位,分別在亞洲、非洲、歐洲、南北美洲、澳洲等六大洲工作。這運動加深了教會屬靈的追求與福音的負擔。
(五)華人神學教育運動
各地華人大專學生團契運動所產生的獻身者當中,有許多投入神學教育的行列,人才陡增。碩士級的神學院陸續設立,目前已近卅間,分設港、台、星、馬、印尼、美、加等處,造就大量牧會及福音機構人才,引致更多教會與機構的建立。單在香港,福音機構已有三百之多,使福音工作更加全面發展。教會的素質因之提高。
(六)中國大陸教會復興運動——苦難洗禮之下,信仰與靈性深深扎根
根據各種資料,國內信徒的總人數當在七千萬以上,包括三自的一千三百萬在內。信徒一般愛慕主話,熱切祈禱,在壓力下盡力傳福音,以為主付代價為榮,處處彰顯了聖靈大能的作為,寫成教會歷史中光輝的一頁,與初期教會的見證前後輝映,可歌可泣,永垂不朽。
(七)中國文化更新運動
神在中國大陸興起了基層與高層兩極的福音工作,令人驚歎。在草根層中千千萬萬的人歸信基督,堅定不移;又在文化高層人士中間,興起了文化對話運動。由梁燕城推動的「中國文化更新運動」正在逐步展開,已經開始打入高層知識份子的營地,引起響應。在北美,已有千計的中國學者歸向基督,勢必有久遠而深入的影響。在此過程中,基督真理與基督教文化在中國海內外的知識份子中間,進行了有深度的傳達,創造了新里程碑。
我在回顧中,心中充滿了對神奇妙恩工的感謝與讚歎。神啊,繼續施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