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徒訓練的起點:了解基督呼召的內容
原載於《抉擇》,1977年7月,頁16。
“門徒訓練”(discipleship training) 是華人教會在本時代中重要的課題。當這一種訓練普遍展開的時候,華人教會將會更成熟,更有力量。
四福音記載,耶穌基督七次呼召人跟隨祂,做祂的門徒。這七次的呼召各有其重點,綜合在一起就構成了基督呼召的內容,也就是祂訓練門徒的內容。
(一) 赴救恩之筵的呼召
基督說:“我來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太9:13)。基督呼召罪人悔改得救。祂將救恩比做筵席(太22:1-14),被邀赴宴的人中間善惡都有,但是他們都是已經悔改的人穿上了上帝所賜的“禮服”。有人拒絕了基督的召請,但是接受邀請的人很多,“坐滿了客”,他們享受豐筵。每一個門徒是一個嘗過主恩滋味的人,這樣他才喜歡與別人分享主恩。
(二) 學主樣式的呼召
基督說:“…… 到我這裡來…… 你們當學我的樣式”(太11:28,29)。基督要每一個門徒學習祂品格與人生的樣式。祂要將祂自己的模式印在他們的身上。每一個門徒必須努力學習“傚法基督”的功課。凡在這一門功課上不及格的門徒,就不是真門徒。“基督學校”裡的學生,不是學書,乃是學師。
讓我們牢牢記住保羅的話:“上帝預先定下我們傚法祂兒子(基督)的模樣”(羅8:29)。這句話告訴我們,上帝預定的旨意就是要我們學習基督的樣式。由此可見上帝是多麼重視這一件事!熱心、事奉、奉獻金錢、祈禱、禁食等等,都不能代替傚法基督的樣式。一個不像基督的人,永遠不能算得上是一個靈性好的人。上帝在我們身上工作的目的,就是使我們像基督。
(三) 負軛的呼召
基督說:“……到我這裡來……你們當負我的軛”(太11:28-29)。
“負軛”二字顯然有工作的意義在內。基督到世上來做僕人,服事上帝幫助人群。祂的軛代表按照父上帝的旨意而工作。祂呼召每一個門徒與祂一同負軛。祂把這軛叫做“我的軛”,其意有二:一是我們作祂所派的工作;另一是好像兩隻牛一樣同負一軛並排耕地。後者包含祂幫助我們負軛的意思在內。這軛雖然原來很重,但是因為有主與我們一同負軛,就變為“輕省”了。負軛的呼召就是事奉的呼召。
(四) 得人的呼召
基督對彼得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太4:18)。
基督呼召我們做他的門徒,為祂傳福音,得人歸向祂,如漁夫得魚一樣
門徒訓練當然包括“得人”的訓練在內。每一個基督徒應該學習如何為主作見証,當別人詢問他信仰緣由的時候,他應該能夠清楚明白的把自己的信仰介紹給人(彼前3:16)。一個沒有經過訓練的人很容易錯過引人歸主的機會。有時雖然機會到手他也不能加以利用。
有一次,在“新生命運動”的一個聚會中,一個基督徒把他的三代屬靈子孫介紹給大家認識。當他帶領一個人信主的時候,立刻教導他如何向别人見証;如此一個一個傳下去,很快便得到三代。這是多麼重要而有效的訓練!
(五) 作賜福器皿的呼召
基督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信我的人,……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江河來(約7:37)。祂的意思就是說,聖靈要充滿基督徒像河水充滿河道一樣。聖靈的工作有兩方面:流入和流出。聖靈不僅流入我們裡面叫我們得到充滿,也從我們裡面溢流出去,叫别人得福。
基督呼召每一個門徒來追求聖靈的充滿和“流出活水的江河”,使别人得福,作賜福的器皿。
(六)背十字架跟從主的呼召
基督說:“人到我這裡來…… 凡不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我的,不能作我的門徒”(路14:26-27)。
基督所走的路是背十字架的路。十字架是甚麼?它代表為了遵行上帝的旨意所付的代價。基督不是在祂生命最後的一刻才背十字架,祂乃是一生背十字架。既然基督的道路是背十字架的道路,那麼,顯然每一個想跟從祂的人也必須背起十字架來,才可能跟從祂。
教會的軟弱在於跟從基督的人太少。“信徒”多,但是“門徒”少。正如一首詩歌所說的:與主同享甘脂的人多,與主禁食祈禱的人卻少;願望與主同掌王權的人多,與主同背十架的人卻少。
(七) 為主發光的呼召
基督說:“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使你們成為光明之子”(約8:12;12:36)。基督是光,每一位跟從他的門徒是在祂的光中生活,成為光明的人。同時,基督要求門徒作“世上的光”,換言之,基督門徒應該有社會見証——在社會中以好行為來見証基督的榮美和上帝的慈愛。
上述基督所發出的七種呼召,向我們指出了基督徒人生的意義和路線,也指出“門徒訓練”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