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奧秘——神人之間生命的貫連
原載於《抉擇月刊》,1975年6月,頁2。
基督教信仰中最美麗而寶貴的一件事,就是神人之間生命上的聯繫。 使徒彼得說得好:“……叫我們既脫離世上從情慾而來的敗壞,就得與上帝的性情有份”(彼得後書1:4)。“與上帝的性情(德性)有份”就是與上帝的生命發生關連。
聖經裡面論及人類的腐化,也題及人類的聖化(成聖)。腐化開始於分化 —— 神人分離。上帝的生命是良善生命之源。當人類依附於上帝生命裡面的時候,就吸取這生命,因而生活於良善之中。這一種依附,是透過對上帝聖善旨意的順服而得以維繫的。這就是為甚麼聖經重視人類對上帝的順服。這一種順服不是庶黎對暴君的順服,而是子女對嚴父慈母的順服,也是學生對賢明良師的順服。人類悲劇的發生,就是由於自我的意欲代替了上帝的旨意,因而拋棄對上帝的順服。這一種分化導致生命的腐化,繼之產生生活的墮落。
人類所真正需要的福音,就是如何與上帝的生命恢復聯繫,使腐化的生命再獲得聖化,由墮落中復起。
這正是聖經所啟示給人類的福音的主題:上帝在人類歷史中搭起了一座神人復通的橋樑——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祂將上帝的慈愛、真理、榮耀,彰顯給人類;又藉著十字架上的犧牲,彌補了神人之間因罪過而造成的破裂,付上了贖罪的代價。 每一個接受基督的人,同時也接受了祂的生命,這就是重生或新生。這新的生命就是神人復合的開始。
神人之間生命的貫連,有其具體表現:
(一) 同類的生命之間才可能有團契
人類與其他動物之間,不可能有心靈的團契。一隻狗可能對主人有感情,但是牠不能與主人談心。主人不可能將心事或理想告訴狗,因為他們的生命不同。
一個人在重生(獲得上帝的生命)以後,就開始與上帝有心靈的團契。這一種團契可以從祈禱(與上帝談心)和理想( 上帝的旨意)的追求上表現出來。
聖經用“父子”關係來表達上帝與重生的人在生命上的貫連。保羅在這一個道理上有生動的描寫:“你們既為兒子,上帝就差祂兒子的靈,進入你們的心,呼叫阿爸父”(加拉太書4:6)。一個人在重生以想後,不但獲得了“兒子的名份,也獲得了“兒子的靈(實際的生命)”。他在祈禱中流露出來兒子的心——稱上帝為“阿爸,父”。保羅特别用“阿爸”兩個字, 因為這是孩子向父親最自然的親愛稱呼。 祈禱是每一個重生的基督徒的自然流露, 表明他已經獲得了上帝的生命。一個從不祈禱的基督徒,很難令人相信他已經重生。
使徒約翰說:“……從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已經顯現出來……我們將原與父 (上帝) 同在,且顯現與我們那永遠的生命,傳給你們……與父(上帝)相交( 團契)”(約翰壹書1:2-3)。這一段話的意思,正是說明:在我們有了上帝的生命之後,就與祂發生團契的關係。
(二)同類的生命之間有相似的形貌
任何一種花木的種子,生長起來以後,,一定呈現其特有的形態,葉形,花形,果形,都有不變的特點,因為它們具有該類的生命。動物也是如此。百足蟲所生的子孫,必然有同樣數目的足,一條不會多,一條不會少,因為它們有同類的生命。人 類又何嘗不是如此?此即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將子女們酷似其父的面貌特 點拚合在一起,就儼然是一幅父親的畫像!聖經說,上帝照祂自己的形像造人,意思就是說,在上帝與人類之間有生命上 的聯繫。但是可惜,在上帝與人類之間發生了生命上的分化以後,這人性中上帝的形像就遭受破壞。
當一個人重生的時候,上帝的形像就開始在他身上重現。保羅把它叫做“新人” (以弗所書4:24)。這新形像逐漸更完整 的呈現於重生者的生命中——“這新人在知識上漸漸更新,正如造他之主的形像(歌羅西書 3:10)。這形像的本質是“真理的仁義和聖潔”(以弗所書4:24)。
這新形像的呈現有兩個條件:上帝的生命;向基督的學習。這兩個條件不但是保羅所注重的,也是基督自己所注重的。保羅一方面講到,基督的生命在重生者身上流露出來,另一方面講到“學基督”主耶穌一方面講到好樹結好果子(生命的流露 ),另一方面說:“你們要學我的樣式”(馬太福音 11:28)。
上述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單注重任何一個,都是偏差,離開了聖經的路線。
(三)同類的生命之間有相同的本性
狗有狗性,虎有虎性,蛇有蛇性,人有人性,上帝有神性。在虎穴中長大的人,雖然受了虎性的影響,但是仍會不時流露出人性;反過來說,人所養大的老虎,雖然比較一般老虎稍為馴良,但是遲早會發出虎性。鹹井流出鹹味的水;甘泉流出甜美的水。這是必然的。
水向下流,這是定理,不能改變;除非你將它化為蒸汽,它才會向上升。同樣,聖經告訴我們:有罪性的人必然作出罪惡的事。有人說得好:一個人不是因為作了罪惡的事才是罪人;乃是因為他是個罪人,所以作出罪惡的事。反過來說,一個人有 了上帝良善的生命,就作出良善的事來。 正如主耶穌所說的:“善人從他心裡的善,,就發出善來”(路加福音6:45)。
所以,罪惡問題的解決,在於內在生命的改變,這正是耶穌基督所講的“重生”。社會因素的改變,只有其有限的功效。最顯著的例子,就是瑞典。瑞典的福利制度是全世界的模範,但是罪案的增加也是驚人的。
人類最大的需要,就是生命的改變,然後輔以社會的改革和福利制度的建立。 生命改變的途徑,就是透過耶穌基督接受上帝的生命,又讓這生命在我們的日常生 活中流露出來。
保羅接受了這新生命以後,從他的經 驗裡說了那最妙而又最真實的一句 話:“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加拉太書2:20)。這是舊生命的否定和新生命的確定。“活著”二字,既是生命又是生活。生命:內在的基督;生活:表露的基督。
(四)同類的生命之間有相同的能力
鹿有迅速奔馳的能力,蚱蜢有跳躍的能力,松竹有耐寒的能力,人有思維的能力。同類的生命生產同類的生命;下一代具有上一代同樣的生命能力。
墮落的人性雖然仍有思維的能力,但是已經喪失道德的能力,陷入道德無能的窘境之中。正如保羅的自白:“我所願意的,我並不作;我所恨惡的,我倒去作。“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 (羅馬書 7:16, 18)。保羅的經驗 正是典 型的例子。這一種“由不得我”的痛苦,是人類的最大悲劇。
基督的生命是勝利的生命:他勝過了罪惡,勝過了自我,勝過了死亡。當一個人接受了基督生命的時候,他同時也接受了這生命的得勝能力。正如使徒約翰所說: “凡從上帝生的,就勝過世界(約翰一書 5:4)。又如保羅所說:“感謝上帝,祂常帥領我們在基督裡誇勝(哥林多後書2:14)
一隻小鴨生下來就會在水裡優哉遊哉的游水,因為它的生命具有這一種能力。 一隻小雞就不同了。鴨能駕御水,而雞卻受制於水。這正是生命上的分別。照樣,重生者與未重生者之間,也有分别:重生者能凌駕罪惡潮流之上,而未重生者卻受罪惡的轄制。
每一種生命至少具有兩種基本的能力:結果子的能力,和自保的能力。當病菌侵入人體的時候,人體的血液中立刻產生白血球,將病菌殺死。這是生命的自保能力。照樣,一個獲得了基督生命的人,也有抵擋罪誘的能力。同時他有結屬靈果子的能力。他是枝子,基督是樹。樹的生命汁漿流入枝子裡面,枝子就會結果子。
(五)同類的生命之間有相同的愛惡
蒼蠅喜歡腐物,以臭為香,而蝴蝶卻飛翔於花叢之中,享受大自然的美麗;鷹喜歡展翼於海闊天空之中光天化日之下,,而豬卻混跡於污泥糟糠之中。這都是生命的不同所產生的不同愛好。
墮落的人性喜好情慾的污穢,生活在不見天日的黑暗之中,“以暗為光 ”,“ 以苦為甜 ”,“以惡為善”(以賽亞書5:20)。 一個重生的人,卻愛慕良善,“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他恨惡罪惡,逃避邪情私慾;他樂上帝所樂,惡上帝所惡,憂上帝所憂。正如詩人所說:“你們愛耶和華的人,都當恨惡罪惡!(詩篇 9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