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身的呼聲] 開荒精神的復興
原載於《抉擇月刊》,1977年1月,頁16。
教會歷史告訴我們,每一個時代的教會裡面都有兩種趨向:保守的趨向和擴張的趨向。第一種趨向使教會保守現狀;第二種趨向注重向外傳福音。在任何一個時代裡面,當第一種趨向佔優勢的時候,教會就停止發展;若第二種趨向佔上風,教會就繼續擴展。
各時代的教會常常在不知不覺之中滑入保守的狀態之中,所以教會領袖們需要不斷的彼此題醒和督促。近年來各國舉行的各種福音會議,正是這一種互相題醒的呼聲—— 回到擴展的陣線上去!回到擴展的陣線上去!
在每一個時代的擴展陣線的前端,都有一隊一隊的尖兵──開荒的戰士。他們的人數越多,擴展的力量就越大。今天,華人教會擴展陣線的尖兵是誰?正是那些具有開荒勇氣,鬥志,和信心的傳道人。
最近筆者聽到一位朋友(美國人)的行動,使我深受感動。他是一位極有恩腸的牧師,在他的領導之下,他的教會人數增加數倍,主日崇拜人數達到二千。但最近他毅然決然放下這一個興旺的教會,從美國東部遷往西部加州,在一間數十人的小教會裡面從頭作起。他認為這是主的引導。
是的,第二流的人才已足可應付大教會的需要,因為他們只要曉得如何利用人才就可以了。但是開荒工作卻需要第一流的人才和特殊人才。不但如此,開荒工作人員在恩賜之外,還要加上信心,勇氣,和堅決奉獻的精神。
甚麼叫做開荒工作 ?凡是從頭做起的工作都是開荒工作,並沒有遠處或近處的分别。海外宣教是開荒工作,在本地建立佈道所也是開荒工作。創立福音劇團是開荒工作,福音戒毒所也是開荒工作;工業福音團契是開荒工作,在 一間中學創立學生團契也是開荒工作。餘此類推。
華人教會對於運用人才的觀念必須徹底改變,決不可再認佈道所是第二三流人才工作的地方。在這一種觀念改變的過程中,有四件事是非常重要的:
①神學院必須將開荒工作的重要性和高貴性,灌輸在學生心裡,培植他們開荒的精神。
②各宗派和各教會必須注重開荒工作,尊重開荒工作的人才,特别注意製訂開荒工作人員的合理薪金制度,使他們沒有後顧之憂。
③各宗派應該按照經訓設立一組工作人員,專門擔起傳福音先頭部隊的工作,他們就是保羅在以弗所書中所說的“傳福音的”(弗 4:11)。美國有些宗派已經這樣作。這些工作人員在一處地方開始新工作以後約三年,便移往新陣地,把所建立的教會交給别人去牧養。但是時間的長短可以按個别倩形斟酌決定。
④這些新建立的佈道所或教會,在第一個階段裡面,當然會很小,但是後來必會漸漸長大。母會的領袖和一般會友需要在觀念上作一種準備和適應,學習以將來的眼光來看這些小工作,深信有一天它們會長大成熟。
對神學生的呼籲
世界各地華人神學生的數目約有一千五百人。筆者懇切希望這些主所選召的青年們,對於當前華人教會的需要有清楚的認識;願主把開荒的精神和信心賜給他們,使他們不以進入大教會工作為榮,乃是真正尋求主的旨意和引導,如果主引導他們去作開荒工作,千萬不要推辭!但願威廉克理(William Carey)的精神,宋尚節將金鑰匙擲入太平洋的精神,劍橋七士的精神,莫拉維亞宣教士的精神,在他們心中復活!但願他們立志為主作大事,而非求高位,在末世戰爭中顯出看萬事如冀土的基督軍人氣概!
對教會領袖的呼籲
筆者切望華人衆教會的領袖們,都在他們自己的教會中努力把擴展的觀念和精神灌輸在衆會友心裡,竭力提倡,推動,和鼓勵長執們與會友們實施擴展計劃,建立分堂,發動差傳工作,協助傳福音的團體等等。當會友看見
教會當局努力傳福音的時候,他們就自然會奉獻更多的時間和金錢來實現教會的計劃。青年們也會因為看見工作的挑戰而奉獻自己為主用。
對教會青年的呼籲
各教會的青年們啊,在這“萬世戰爭的狂濤”臨到你們的時候,起來響應主的呼召而投筆從戎吧!“莊稼的主”正在徵募工人出去收割祂的禾稼,不要再猶豫了,挺身而起吧,投身在主的麾旗之下作祂的戰士吧!現在不是計較得失的時代,而是獻身成義的機會!不要充耳不聞主的呼召,起來走向前線吧。主要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