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酒舊袋與新酒新袋
原載於《抉擇月刊》,1975年7月,頁2。
耶穌基督說:“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裡;若是這樣,皮袋就裂開,酒漏出來,連皮袋也壞了。惟獨把新酒放在新皮袋裡,兩樣就都保全了”(太9:17)。
耶穌基督在這裡論及酒與皮袋的關係。酒代表內在的實質,皮袋代表外在的表達方式;兩者之間有不可忽視的密切關係。實質好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沒有適當的表達方式,美好的實質時常得不到一般人的了解,因此招致失敗,或被埋沒。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
耶穌基督的這幾句話,有一個背景(太9:14)。這背景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祂的意思。當時法利賽人(一個嚴守猶太教儀式的黨派)每週禁食二次,他們認為這是最虔誠卓越的表現;施洗約翰的門徒也同樣的注重禁食。當他們發現耶穌基督和祂的門徒並不禁食的時候,感覺奇怪。耶穌基督就針對他們的詢問說了上述的幾句話。
我們在這背景和耶穌基督所說的話裡面,發現幾個要點:
①祂並不反對禁食——他說:“那時他們就要禁食”(9:15)。
②但是,禁食的意義和價值在於內心的實質。如果禁食真是內心負擔和關切的外在表現,那麼它就是寶貴的一件事;但是如果它僅是一種空洞的形式和習慣,它就毫無意義可言。
3禁食並不是惟一敬虔的表現;那因基督的真實同在而獲得的喜樂,也是一樣寶貴的屬靈經驗。“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時候”(9:15),是喜樂的時候,不是“哀慟”的時候。
4如果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裡,皮袋會裂開,兩樣都遭受損失。照樣,如果我們把新的實質放在舊器四裡面,也會遭受同樣的損失。
5新實質需要新工具和新方式。前者與後者同樣重要。
這一個寶貴的真理,可以在下列三個角度上,應用在今日我們的人生中,和教會工作上:
(一)歷史的角度:恩典的實質超越律法的儀文。
在歷史上講,耶穌基督所帶來的“恩典與真理的新時代”,超越了律法的儀文;恩典與真理的精意,再不能裝在“飲食(條例),節期,月朔,安息日”的舊皮袋裡面(西2:16)。使徒保羅的終生事工之一,就是帶頒信徒從這舊皮袋裡出來。今天,我們再不在律法儀文之下,乃是在恩典的精意之中。
(二)人生的角度:新生命要求新生活方式
假若有人在獲得新生命之後,仍然在舊人生裡面生活,他的心靈會比以前更加痛苦,因為現在比過去多了良心的不安,和聖靈的責備。長此以往,有一天,他一定會在這種精神壓力下“裂開”,只有損失,沒有收穫。正如耶穌基督所說的:袋裂酒漏,兩樣都損失了。
這裡是兩個事實的例子:
一個吸毒者接受了基督,為自己過去的敗壞和墮落,痛哭流涕,每一次聽道都深受感動。他在戒毒之後,常到教會裡來聚會。但是至終因為不肯離開某一個女人,而逐漸離開基督。
另一個女子,先後與幾個男人姘居,習慣成性,雖然作了基督徒,仍不徹底改變人生方式。結果,她用做禮拜來麻醉良心,始終不能真正跟隨基督。內心的痛苦一定在暗中折磨著她。不然,她就是已經落入更加虛偽的地步。
(三)時代的角度:永恆真理需要時代外衣
超越時間與空間的基督,進人歷史之中,生活於某一時間內的某一地區中,以某種文化的習俗方式和比喻來傳達永恆的真理。無疑的,基督的言論與行動披著以色列色彩的外衣,但是裡面卻藏著適合一切人類需要的真理與能力。
這一件事實在三方面影響著今日的教會所走的路線:
A 在講道的方式上──今日的基督徒正在有聲的或無聲的向講道者發出兩種要求:
①將基督的真理和人生的各種現實問題配合起來。
這正是基督在世時講道的方式。祂所講的一切都是針對當時的現實問題而發的。但是後世的講道者漸漸把講章抽象化,因此許多時候講章與現實生活脫節,聽衆就對講道失去了興趣。到了今天,在這一個自由表達意見的時代中,一般基督徒就坦白提出了這一個要求:在講道中指出基督對人生現實問題的答案。
②多探用對談的方式。
這也是基督在世時所用的方式。他藉著與門徒的對談和問答,把真理闡發出來。但是後世的教會把講道變為獨白式,忽略了聽衆的反應,因此聽衆漸漸失去興趣。
今天是一個對話的時代,人人要求表達意見的自由與機會。教育水準的提高,也使一般信徒具有表達意見的能力。我相信,今後教會在教導工作上的重點,將要越多放在討論式的查經班上,交通聚會上,問題討論會上,和研習班上。傳道人和一切具有屬靈深度的信徒,可以在這些聚會中,用分享的方式幫助别人。
B 在傅福音的方式上──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時代的語言” 是最具有傳達能力的語言;推而言之,“時代的思想型態”也是最具有表達能力的渠道。舉一個例子,在英語世界裡,當聖經的現代英語意譯本面世的時候(Living Bible and Good News for Modern Man),我聽見幾個宣教土說,他們的子女讀了以後,頓悟某些經文的涵意。今天向青年講道的時候,如果能透過他們的思想型態來講,就此較易於接受。同樣意義的講章,若型態與語言不同,其效果也不同。正如一篇被歐美信徒欣賞的講章,可能是中國信徒所不感興趣的。聖靈的工作是活潑的,祂時常選擇活潑的工具與方式。不錯,聖靈“能” 用任何的舊工具與方式來工作,但是這正如聖靈“能”用一個半通中文的西國宣教士一樣──聖靈可以用他作許多事,但是事實上,聖靈能更加用一個中文流暢的宣教士。
葛培理佈道團所製作的幾套影片與電視片,在世界各地發生了很好的果效。在洛桑會議中,穆寧漢 (Mooning-ham)所製作的視聽節目“聖靈行傳’ 74”,比任何講章留下更深的印象。 “突破”運動除了出版突破雜誌之外,最近主辦“突破輔導中心”,這也是用時代的方式去為基督作見證,它的好效果是可期的。只要不離開純正福音的信息,這一類的努力必然有助於基督國度的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