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的呼聲:今日華人教需要的九項擴展
原載於《抉擇》,1977年8月,頁3。
昔日耶和華差遣先知以賽亞向以色列人發出呼聲:“要擴張你帳幕之地……向左向右開展!”這呼聲對今日的華人教會具有重大意義:
(一)獻身觀念的擴展
過去,當傳道人在講台上發出獻身呼召的時侯,他心目中所想的,和聽道的人所想的,都是限於一個固定的圈子裡面,例如全時間在教會內工作,基督教文字工作,神學教育工作等。但是這一個圈子應該擴大,將大衆傳播,基督教藝術,基督教學校、孤兒院、社會福利等都包括在內。如果這些工作的領袖和同工都是“獻身”的人,其成效必定大大改觀。
但是,有一件事非常重要,就是當我們這樣作的時候,必須有適當的組織,換句話說,這些獻身的人必須在專業訓練之外,接受相當的神學和靈性的訓練。這是我們從來沒有作過的。
天主教從事教育工作和慈善工作的神甫修女們,對天主教徒的增加極有貢獻。這是我們可以作借鏡的。
(二)教牧人員進修上的擴展
當一般教會會友的教育水準日益提高的時候,教牧人員的水準也必須提高。在職教牧人員的進修問題,應該得到各地教會長執會的普遍重視;更應該得到教牧人員自己的重視。
① 教會長執會方面——長執會應該考慮為傳道人安排進修的機會。如果本地有進修的機會,可以准許他們每週一日進修。如果本地沒有機會,應該安排每三年有半年往他處進修,或每七年有一年進修。長執會不要再認為進修是多餘的,乃是把它看作聘請傳道人的預算的一部份。
② 教牧人員自己方面——自己安排時間每月讀一二本重要的書籍。在沒有進修機會的地方,傳道人可以聯合起來組織一個進修班;或經常舉行研討會;或與國外機構聯繫,邀請他們派人主持研討班;或組織讀書會等。
(三)主日學觀念上的擴展
華人教會中絕大多數只有兒童和少年主日學,各教會當前要務之一,就是開辦青年級和成人級的主日學。如果教會地方太小,可以開一、二班,作為觀念上的突破。然後按實際情形逐步發展。
成人主日學是教會成人會友訓練的第一步,也是比較容易的一步,因為會友在主日到教會參加聚會的可能性比週日為高。如果一間教會主日拜人數的一半參加主日學,教會就可以在主日學中進行各種的訓練,和推進團契生活。這比在週日晚間舉行成人團契容易得多,而且成績也好得多。
(四)恩賜運用上的擴展
傳道人在講道時,應該不時題醒和鼓勵會友去發現並運用自己的恩賜,在教會裡事奉主。
每一間教會可以在兩方面幫助會友事奉主:
① 儘量將教會內外事奉機會搜集起來,列成一表,派給聚會友以供選擇;填寫之後,教會把他們組織起來。
② 每兩個月為一種事奉舉行一次訓練班,一連數週,每週一、兩晚。教會邀請專門人才來主持這些訓練班。
(五)工作範圍上的擴展
每一位教會領袖(包括傳道人、長執會、各部門職員在內)都應該將自己的心胸擴大,不再以本堂為工作範圍的極限,乃是將總目標放在基督國度的擴展上。
讓我作下列的建議:
① 容許甚至鼓勵會友,若有餘力,在本堂以外的聖工上運用恩賜,有所貢獻。
② 關心並支持本堂以外,不分宗派合作性的聖工。
(六)“接納”上的擴展
保羅說:“信心軟弱的,你們要接納……有人信百物都可吃,但那軟弱的只吃蔬菜;吃的人不可輕看不吃的人,不吃的人不要論斷吃的人,因為上帝已經接納他了”(羅14:1-3)。
基督徒在對事物的看法上,和對聖經的解釋上,彼此有不同之處。只要與基本的教義無關,彼此應該接納和尊重。今天,有許多教會與教會之間,信徒與信徒之間的對立和批評,是毋須有的,常是出於誤會。在這些次要的事上,我們要學習彼此接納,彼此交往,彼此相愛,彼此了解。寬大的心胸是寶貴的,蒙恩的。
(七)福音事工上的擴展
每一間教會在福音事工上的擴展與差傳工作有密切的關係。如果一間教會追求福音事工的擴展,他們很自然地會發現,差傳是最具體、最實際、最有效的一種方式。為甚麼呢?下列步驟的意義一目了然:
①力量比較小的教會,其差傳工作可以由本地開始。例如設立佈道所或分堂等。
②力量比較大的教會,可以同時從事本地的差傳工作和海外的差傳工作。
③凡是在本堂範圍以外的福音工作,都是差傳工作。所以,當一間教會以物力或人力協助本堂以外的一項福音事工時,他們在實際上正是在進行差傳工作。這種工作必然加強和推廣福音事工。
④差傳的最終目標,就是華人教會參與世界性的大使命運動;把眼光和心胸擴大,關心本地本族以外的福音事工。
⑤差傳是每一間教會都可以作的。事實証明,每一間真正接受差傳挑戰的教會,都在傳福音的物力和人力上,有了進步和擴展。
(八)交通上的擴展
在上帝的心目中,祂的每一個兒女都是以個人身份與祂發生生命上的聯繫,而不是以教會、宗派、團體等份子的身份成為祂的兒女的。換一句話說,任何團體,教會,宗派中每一個重生得救的人,都是天父的兒女。既然如此,每一個屬基督的人都應該與其他屬基督的人有交通。當我們這樣作的時候,會訝然發現:原來各宗派中都有這麼多愛主的人!
有一位聖公會的牧師,每日早晨六時全身伏地在基督面前敬拜和禱告。你豈不願意跟這樣的人交通麼?
(九)信心和目標上的擴展
保羅對哥林多教會的弟兄姊妹說:“你們信心增長的時候……我們的界限就可以因著你們更加開展……”(林後10:15)。“信心”是“開展”的條件。的確如此。
但願每一間華人教會的傳道人和領袖們,都向主祈求更大的信心,然後以這擴大的信心去尋求工作上的擴大。
至於具體的作法,每一間教會可以設立一個“會務計劃與推進委員會”,以信心的態度去擬定工作發展計劃,然後把計劃透過講道向會眾宣佈,鼓勵他們以信心的態度向目標追求。
一個有目標的教會,百分之九十達成目標。反過來說,一個沒有目標的教會,一定是一個懶洋洋的,散漫的教會,無所作為,自生自滅,沒有前途。有作為的好會友會離開這樣的教會,只賸下一些老弱殘兵,把信仰當做麻醉品。
全世界的華人教會阿,振奮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