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人生的六個總則
原載於《抉擇月刊》,1976年4月,頁16。
聖經中用『總歸』,『總意』,『總綱』等字句,來形容基督徒人生的基本原則。每一個基督徒都應該對這些原則有清楚的認識。
(一)
主耶穌說:『這兩條誠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 』(太 22:40)。
『這兩條誠命』是指著『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上蒂』和『愛人如己』說的。簡言之:愛上帝和愛人。
雅各把愛叫做『至尊的律法』(雅2:8);保羅說:『愛就完全了律法』,『一切誡命都包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了』(羅13:9-10)。保羅又說:『愛是聯絡全德的 』(西3:14)。
基督徒的言、行、思想、態度、都應該符合愛的基本原則。
當一位牧師主持婚禮的時候,他只需向新郎和新娘發一個基本的問題:『你愛她(他)麼?』如果二人彼此相愛,甚麼問題都巳經解決了。基督徒的人生也是如此──只要我們真正愛天父,甚麼問題都沒有了。
(二)
保羅說:『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腓1:20)。
這是保羅人生的總則──『總』叫基督在他身上顯大。顯大二字包含有兩個意思:彰顯與得榮耀。
彰顯基督是保羅的人生目標,為了達成這一個目標,他把生死置於度外──『或生或死!』他說:『我活著就是基督。』『像基督』是每一個基督徒追求的目標。
但願我們都能和保羅一同說:『無論作甚麼都要為榮耀上帝而行』(林前10:31)。『光宗耀祖』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理想;照樣,榮耀上帝是每一個基督徒的理想。『不肖之子』是中國人心目中的大罪,照樣,不省(像)基督也是基督徒最大的羞恥。
(三)
『我們若活著,是為主而活;若死了,是為主而死。所以我們或活或死,總是主的人』(羅14:7—8)。
每一個基督徒『總』是主的人──為主而活。
我們應該為主而活的理由很簡單:『祂替衆人死,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為自己活,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林後 5:14)。
五十餘年前,中國大陸的某一地區會發生一件動人的事。該區發生流行病,死了許多人。有一位中醫身懷驗方到處醫病救人,以最低的價錢出售藥包,活人無算。後來,他因為時常接觸病人,也染上疫症,臨死之前,他對一個會被他救活的人說:『我死了以後,希望你繼續我的遺志,到各處去救人,我把驗方和工作都交給你。』那人在感恩之餘到處奔走救人──他為了他的救命恩人活著。
基督徒以感恩之心,為主而活。
(四)
『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林前9:22)。
每一個基督徒『總』要傳福音救人。『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為主作見証。
保羅為了傳福音,付上許多代價:
①不結婚(9:5)──保羅為了將全部時間放在傳福音的工作上,竟受家庭的累贅,所以他決定不結婚。他甘願放棄結婚的權利,犧牲家庭的樂趣,一生孑然一身的事奉主傳福音。
②放棄以『福音養生』的權利(9:6)──保羅為了避免造成福音事工上的阻礙,就甘願親手勞苦製造帳棚,維持自己的生活,因而加重了他的工作負擔。他不是反對靠福音養生(9:7-14),但是他不願意那些聽福音的人誤會他是跑江湖賺錢的福音佬,所以他不肯從他們領受生活費,寧願自己勞苦上加勞苦。
③犧牲自由甘作僕人(9:19)──保羅原本是自由身,享受羅馬公民的一切特權,無拘無束,無牽無累,但是他了要救人就甘願作衆人的僕人,俯就一切,『與人同得福音的好處』(9:23)。
④忍受逼迫(林後11:23-29)──這一段經文記載保羅所忍受的患難,若其中任何一樣落在你我身上,都是我們受不了的。
保羅的榜樣激勵我們『總』要救些人,願意為福音付代價。
(五)
『總意就是敬畏上帝』(傳12:13)。
所羅門王寫完了傳道書以後,在結論中這樣說:『總意就是敬畏上帝。』這結論與箴言的結論是一樣的(箴31:30)。箴言被稱為智慧之書,而這智慧之書的首句與末句都是講到敬畏上帝(1:7與31:30──第一章頭六節是序言,第七節才是正文首句)。箴言裡面十八次題到『敬畏耶和華』,可見所羅門是如何重視這一件事。
在舊約和新約中,對一個人最高的讚語就是說他『敬畏上帝」。例如:當亞伯拉罕獻上以撒給上帝的時候,上帝的使者就對他說:『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創22:12)。在新約中,百夫長哥尼流獲得『通國所稱讚』,『是個義人』,而他所得到的評語也是『敬畏上帝』(徒10:2,22)。
愛上帝和敬畏上帝連在一起,就構成人神之間最正確的關係。這一種平衡關係造成理想的基督徒人生。
(六)
『無論作甚麼…都要奉主耶穌的名,藉著祂感謝父上帝』(西 3:17)。
一個基督徒無論在何種環境中,都有感恩的態度。聖經告訴我們,感恩與我們的感情、理智、意志,都有關係:
①感恩與感情──『心被恩感,歌頌上帝』(西3:16)。
②感恩與理智──有時上帝的恩典是隱藏的或間接的,我們起初沒有覺察,等到我們了解的時候,就感謝上帝。
③感恩與意志──有時我們在感情上感覺不到上帝的恩典;有時在理智上也不能了解為甚麼有些痛苦的事臨到我們身上;在這時候,我們抓住主的應許以意志來感謝上帝。這是信心的感恩,比前兩者更寶貴。
感恩的人生是喜樂的人生。一個感恩的人是一個知恩的人;一個知恩的人是一個報恩的人;一個報恩的人決不會是一個自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