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近輝牧師──信徒必要認識的牧者
作者:鄭子遴
原載於《宣訊》111期,2009年3月,頁6。
[本文獲基督教宣道會香港區聯會授權轉載]
他,曾為佈道家葛培理擔任即時傳譯;他,領導香港宣道會超過三十年,期間堂會數目增加一倍;他,是《生命聖詩》這本影響無數信徒靈命的詩歌集的主要翻譯者之一;他,是亞洲宣教運動重要的倡導者之一。筆者有幸聽過他多次講道,初信時首先拜讀的也是他的經典著作《生命的事奉》,以及譯作《祈禱出來的能力》、《飲於能力之源》。他的名字叫滕近輝。
滕牧師現年八十七歲,比詩人兼翻譯家余光中先生還要大七歲。余先生八十彌堅,還未有封筆的念頭,滕牧師比他更拚命,除了寫作,也在宣道會北角堂及其他聚會中講道,又替機構和堂會題字,這份對事奉的熱誠和毅力,絕對是信徒的榜樣。當筆者細讀他最新出版的回憶錄《都是恩典》,對這位「良牧」就更深廣地認識,簡單歸納為一句「既隱且揚,既博亦專」。
隱:滕牧師學貫中西,精通中外語言,多次擔任國際性佈道會及宣教聚會的主要講員,又是多間神學教育、宣教等機構的顧問及主席,但他從沒有伺機向人侃侃而談,或者穿梭於大小宴會,反而把精力放在牧養、宣教及教育上,因此,他並不是高曝光率的牧師,卻造就了無數的信徒,現今許多知名的牧者如蔡元雲醫生、華福總幹事李秀全牧師、香港宣道會區聯會總幹事姚添壽牧師等都是他曾牧養的小羊和門生。
楊:滕牧師隱藏自己,卻盡力宣揚福音。他説:「自我中心與以基督為中心永遠是對立的。」(《都是恩典》,頁69)他善用主給他講道和寫作的恩賜,到目前為止寫下超過三千篇的講章,宣教足跡遍及六大洲四十個國家和地區(詳列於《都是恩典》,頁66),是唯一一位華人被列入《宣教披荊斬棘史》一書的宣教士名單之中。他説自己年紀大,記憶力減退,但他在回憶錄中,記述了有名無名的信徒的見證,共四十一位之多!當中不乏一些瑣碎事,但只要能彰顯神的榮耀,他也細心記下,足證他專一記念主的事,而非炫耀自己的功德。
博:滕牧師的博,在於學問,亦在於愛心。於學問上,他畢業於國立西北大學外文系,成績優異;及後獲美國乃役學院頒授法學博士學位;曾與史托德博士在「第二屆亞洲福音會議」中分別負責查經。於愛心上,他曾幫助經濟拮据的神學生,每月定期奉獻經費給開荒植堂的傳道人,他未有為自己購置物業,只不斷供應主內肢體的需要,他出任許多機構的主席和顧問的崗位,為的只是扶掖後輩,只要碰到合適人選,便安然退下,絕不好大喜功、沽名釣譽。
專:他年少時曾被一位屬靈長者提醒:「保羅説他只有一件事」(腓三13),他明白
到自己因許多事分心了,從此專一尋求神。有神學院教授問他會否感到事奉忙碌,他説:「我每一個時段做一件事,完了再做另一件,不會忙。」(同上,頁58);有牧者請教他得力之源,他説:「我講道時便是休息。」這絕非故弄玄虛,而是專心向神的明證,東奔西跑,與人會面不絕,只會容易陷入馬大的窘境,抓不住馬利亞的福分。他曾激勵現任華福總幹事李秀全牧師要專一事奉主,這不僅是對李牧師説,也是向我們每一位信徒説的。
片言隻字難以言明滕牧師整個屬靈生命,但願《都是恩典》這本回憶錄能帶給華人教會一個祝福,讓更多信徒能認識這位「牧者中的牧者」,從而更專一的事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