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應以拓展天國為重
作者:翁競華
原載於《宣訊》173期,2014年5月,頁3。
[本文獲基督教宣道會香港區聯會授權轉載]
滕近輝牧師曾在泰國基督教福音聯誼會(Evangelical Fellowship of Thailand)的教牧研究會中講道,當時的泰國宣道會西差會主席告訴我們,滕牧師的英語是他聽過所有非西方講員中最流暢、文法完全沒有錯誤的一位,他們從滕牧師的信息中,深得造就,因此再度邀請滕牧師到泰國講道,因為他們對滕牧師的尊敬和信任,當我們夫婦申請到泰國宣教事奉時,要透過基督教福音聯誼會向政府申請入境簽證,有滕牧師寫推薦信,也就方便很多了。
當我們夫婦即將出發到泰國事奉時,筆者有一次與滕牧師閒談,提及將來如果成立新的堂會,應該如何命名呢?滕牧師可能想到筆者是尖沙咀潮人生命堂的會友,又是靈光中文堂全力支持的宣教士,便馬上回應:「你的支持教會有甚麼要求嗎?」我馬上回答:「他們完全沒有任何要求的。」滕牧師便告訴我們,最好是以堂會所在的地方命名,他沒有提及要稱為宣道會,筆者感受到他的胸襟廣闊,也上了宣教寶貴的一課。宣教事奉應以拓展天國事工為最重要的目的,不要建立自己的宗派。過了數年,香港宣道差會的宣教士在泰國建立了三間堂會之後,我們感到彼此之間應有更多聯繫,更多合作,而成立堂會間的團契或組織聯會,應該是發展的方向,除了在事工上可以有更佳的發展外,亦可在信仰上,彼此提醒,持守忠於聖經的信仰。在泰國,很多堂會都只有數十人,會友可能感到自己教會人數單薄,但組織聯會後,當舉行聯合浸禮、聯合營會時,便會感到我們並不孤單,有很多肢體,分散在不同地方而已。要怎樣稱呼我們這一組的教會呢?既然我們都是宣道會所差派的宣教士,我們建立的堂會很自然也稱為宣道會了。
筆者開始在泰國東北部的孔敬市事奉後不久,滕牧師計劃來訪,教會同工當然趁著這個機會邀請滕牧師講道,又希望可以有佈道聚會,在商討如何讓平日很難到教會的未信主朋友有機會聽到福音信息,結果,大家同意舉辦一場福音聚餐晚會,由滕牧師分享專題「金錢不能買甚麼」,邀請曼谷福音鈴女聲合唱團獻詩,在市內一間著名旅館舉行,出售餐券,這在當時的泰國真是一個創舉,要未信的人購票入場,雖有聚餐,但也有講道,我們不肯定有多少人會來參加。感謝天父,當晚,全場滿座,孔敬省的府尹(省長)也按時出席,聚會結束時才離開;而且他請教會安排隔天與滕牧師一同午餐,我心中十分興奮,期望席間滕牧師可以與省長多多交談,更期望可以有機會介紹福音,引導省長認識耶穌的救恩;沒有想到,午餐時,滕牧師十分沈默,整個聚會沒
有説很多話,當然也沒有談到福音。之後,看見滕牧師分享,他説自己不是一位善於説話的人,讓我們認識到滕牧師性格的另一面。當我們看見滕牧師在講道上被神大大使用,更讓筆者認識到天父的奇妙恩典;當我們忠心傳講神的話語,又謙卑倚靠神的大能,神會願意使用,便能結出奇妙的果子。
從滕牧師的生命裡,我們有很多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