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仍然對我們説話
作者:梁貴嫦
原載於《宣訊》176期,2014年8月,頁3。
[本文獲基督教宣道會香港區聯會授權轉載]
滕近輝牧師是我最敬重的牧者。但我談不上與滕牧師認識,我只是一個因為滕牧師記得自己的名字而樂上半天的小晚輩而已。
一九九三年神學院畢業後,加入了宣道會北角堂負責中學生工作。一九九四年堂主任蕭壽華牧師安息年假,特意請滕牧師回來負責講道職責。就這樣,竟有幸與他同工,這是天父一份特別寶貴的禮物。
滕牧師來了!一如過去聽聞,滕牧師是謙柔並可親的。
滕牧師雖然如此可親,但還是想不到他會跟我們同工去「飲茶」!當時,北宣團隊只得五六人,我們同坐一張中小型的圓桌子,圍著滕牧師「嘆茶」「食點心」,此情此景,叫人懷念!滕牧師不但跟我們「飲茶」,也不時為我們「添茶」。每當我們低下頭吃東西的時候,他就「不經意」地為我們「添茶」。「不經意」地服侍別人,相信就是滕牧師事奉的其中一個特色。
有一次飲茶時,我們正吃得興高采烈,滕牧師卻停了下來。我坐在滕牧師身旁,就問他:「為甚麼不繼續吃?點心好好味呀!」他微笑著並拍拍肚子告訴我,就是他有一個習慣──吃飽了就不再吃。我又笑笑口,拍拍肚子告訴他:「點心真係好好味,雖然我吃飽了,還是要繼續吃。」
每次想起這段對話,就覺得自己「無聊透頂」!總是後悔當時為甚麼不好好地把握機會去問滕牧師一些神學問題及牧會的知識,而説了這些無聊閒話!難得的是,他沒有輕看我,還花氣力回應。滕牧師教曉我一個學問:多麼屬靈的偉人,也得「落地」的回應生命。
一次,滕牧師要入長洲建道神學院講道,有愛主、愛滕牧師的肢體知道此事,特意找來一艘遊艇,送他入長洲,剛巧我也要出席該聚會,於是一行多人浩浩蕩蕩地「坐遊艇入長洲」。
在船上,我們把滕牧師圍著,下船了,我們也圍著滕牧師上山,到達神學院,老師同學們一擁而上,圍著滕牧師,講道完了,人們又把滕牧師團團地圍著。無論上山、落山,總有人在滕牧師左右,而且總有問不完的問題。
然而,滕牧師長時間面對人群,卻能從容以對,臉上從未露出不悦之色,實在「太厲害」!是的,一個人外在的表現,就透露了他內在生命的操練。
與滕牧師同工的日子很快就過去,好多年後,參加一個慶賀滕牧師壽辰晚宴,當日有很多尊貴的嘉賓出席,加上長洲之上山落山的情景印象猶深,因此,覺得不太好走過去跟他握手問安,免得打擾他,只是遠遠地向他點頭微笑。怎料,滕牧師也點頭微笑回應,因為這微笑,我就放膽走去跟他握手,還未開聲,滕牧師先説:「貴嫦,你是否仍然做青少年工作呀?」嘩!沒想到滕牧師還記得我的名字,還記得我負責的事工,我握著他的手,開心得只懂點頭傻笑。雖然只是一句簡單問候,但因為「被記念」教我至今仍感到「被牧養」。原來「牧養」就是「記念」,是很簡單和單純的一份愛心。
滕牧師安息禮拜,我邀請了一位剛從加拿大回港休假的同工參加,當日,這位同工一邊聽著分享,一邊輕拭眼淚。後來,她告訴我:雖然不認識滕牧師,只看過他的書,以及在網絡上聽過他講道,但在安息禮拜中,神將一個全然委身事主的生命呈現眼前,疲倦的心靈就被甦醒了。
為甚麼我會邀請這位不認識滕牧師的同工出席安息禮拜呢?因為我知道滕牧師的生命會繼續不斷地對我們一群事奉者説話。親愛的滕牧師,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