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聖靈充滿必須說方言嗎?
原載於《播種人》9期,1964年1月,頁1-4。
當這個問題擺在我面前要我回答的時候,我感覺戰戰兢兢,因為時於這一個問題的答案,其關係是何等大,我身上所負的責任也是何等大。但是我們不能逃避答案;對於如此重要的一個問題,我們必須尋得答案。
我在兩難之間
我在兩難之間:一方面我看見有些在生活上滿有見證,熱心愛主,頭腦清楚的基督徒,在那裏說方言;另一方面有三件事也引起我的注意。
一、在靈恩運動之全面歷史中,產生了許多不良的現象與後果(請注意「全面」二字,不是指一個地區)。
約翰衛斯理所領導的大復興運動。他在一七三九年一月一日的日記中這樣記下:「我們(約六十人)在斐特巷舉行愛筵,當我們繼續禱告的次晨三時的時候,「神的能力強烈的降臨在我們身上……當我們從因神的同在而生出驚畏awe的感覺中稍為恢復時,我們同聲唱出:神阿,我們讚美祢!」但是在這大有能力的復興運動中,沒有說方言的表現。
慕迪有被聖靈充滿的經驗:一八七一年是他一生工作的大轉機,他說:「一種極深的飢渴感動進入我心中,我覺得如果我得不到這一種服事主的能力,寧願死去……我繼續求主以聖靈充滿我,一天……阿,我不能形容它……是過於我的心所能擔受的,我甚至需要求主止住這大能的感動!」但是在他的經驗中沒說方言。
芳尼所領導的復興運動,也是極其奇妙,聖靈能力的表現到了難以思議的地步,但是在他整本的傳記中找不到方言。
杜雷博士Dr. Torrey說:「我被引導去追求聖靈充滿……最後我決定,若不得到聖靈充滿,就再不登台講道……我終於在一個禮拜之內獲得這祝福。」但是他沒有說方言。
在中國教會歷史中,宋尚節博士所領導的復興運動也沒有說方言的事。
總之:在中外的大復興運動中,都沒有方言的表現。
三、在我自己的經驗中,聖靈充滿與說方言也似乎沒有一定的關聯。我曾經在一連幾個禮拜的時間,一直在極度充滿的狀態之下,心靈裏充滿了禱告,常常有一連兩小時的禱告,在鎖住的房間裏,感動的熱淚不斷的在流着,靈裏的高峯與讚美的喜樂,像浪潮一樣一陣一陣的泛濫,禱告是湧出來的,迸出來的,但是室外的人聽不見什麼,最多知道我是在關門安靜禱告。我心靈裏充滿了主的愛與得勝,講道有新的能力,似乎心裏充滿了要傳的信息,湧流出來。我毫無懷疑的相信是被聖靈充滿。這一切的來源只是因為我正在繙譯「祈禱出來的能力」那一本書,書中句句話語在打動着我的心,我就在跪下禱告時,進入了這種充滿的狀態,一連一二月的時間。而我沒有說方言。
上述兩方面的情形,使我覺感處在兩難之中,按照我的感情來講,我巴不得說方言是一條正確的路,讓我全心追求,投身在那無比的興奮與快樂的巨流裏,讓它吞滅一切軟弱。但是,我必須凡事以聖經的話為依循,我必須在主的話語中找出答案。到底聖靈充滿必須說方言麼?說方言是聖靈充滿的唯一標記麼?這不是一個抽象理論的問題,乃是一個實際追求的路綫問題。所以極其重要。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我們都應當追求說方言,或更正確的說,我們都應該按說方言的路綫追求聖靈充滿。
我再一次說,我決不是用一種不關痛癢的態度來作答案,我知道有不少謙卑追求的信徒正在憂焦的向着這一個問題(我從遙遠的星洲接到一封長信詢問答案。)同時,這問題與我自己有密切的關係。
我們在聖經中發現什麼?
在一本宣講「靈浸」的書裏(香港有許多基督徒手中都有這一本書),這樣說:「使徒行傳中有五次提到靈浸,而每次都有說方言的表現。」(見該書第一一四—八頁)。實在是這樣麼?讓我們看下列的各處經文:
- 「那時,彼得被聖靈充滿,對他們說……」(徒四8)。這裏沒有提說方言。
- 「禱告完了,聚會的地方震動,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放膽講論神的道。」(徒四31)。這裏沒有提說方言。
- 「司提反被聖靈充滿,定睛望天……大聲喊着說,不要將這罪歸與他們。」(徒七55,60)。這裏沒有提說方言。
- 「(保羅)被聖靈充滿」(徒九17)。這裏沒有提說方言。
- 「門徒滿心喜樂,又被聖靈充滿。」(徒十三52)。這裏沒有提說方言。
從以上的經文裏,我們看見:
- 該書只指出提及說方言的經文,而不提其它關於聖靈充滿的經文。
- 按照上述之經文,聖靈充滿的表現是:見證眞道的能力;膽量;定睛望天;充滿主愛饒恕仇敵;為主受苦時充滿喜樂。這些是聖經所告訴我們聖靈充滿的表現。
不錯,使徒行傳中提到聖靈充滿有時有說方言的表現,例如:二4,十46,十九6。但是讓我們注意幾件事:
- 當彼得在哥尼流的家裏講道時,聖靈降在「一切聽道的人身上」。請注意:這些人並未追求聖靈充滿與說方言,他們只是剛剛信主。
a﹒這與今天拼命追求說方言的情形正相反:不是求來的。
b﹒這些人未經潔淨的階段,尚未對付個別的罪,可見他們的情形與我們所追求的聖靈充滿不同。當時所發生的乃是一件特殊的事。 - 凡是有說方言的表現的經文,都是用「降」字——聖靈降在他們身上。例如:「保羅經過了上邊一帶地方,就來到以弗所,在那裏遇見了幾個門徒,問他們說,你們信的時候,受了聖靈沒有?他們回答說,沒有。保羅說,這樣,你們受的是什麼洗呢?他們說,是約翰的洗。保羅說……當信那在他以後要來的,就是耶穌,他們……就奉主耶穌的名受洗。保羅按手在他們頭上,聖靈便「降」在他們身上,他們就說方言,又說預言。」(徒十九1-6)
這裏所用的是「降」字,不是聖靈充滿。他們是初次得到聖靈,因為他們是初初信主。請注意:他們沒有追求說方言,也沒有在聖靈的亮光下對付自己的罪。
聖靈也是「降」在那些哥尼流家中聽道信主的人身上。不是說聖靈充滿。
在撒瑪利亞,也是用「降」字(徒八16)。這裏雖然沒有明說方言,但從徒八18可以看出當時有說方言的表現。請注意,他們也沒有求說方言。
一個重要的發現
因此,我們有一個重要的發現:在提到降聖靈與方言相連的四處經文中(僅有四處),都是用「降」字(二3,此處譯為「落」,八16,十44,十九6)。「降」字表明是聖靈初次臨到他們。為了這特別的意義,所以有特殊的表現——說方言。
請記住,這四次聖靈降臨有特殊的意義:一、五旬節是聖靈初次降臨在信徒身上。二、在撒瑪利亞是聖靈初次降在外邦人身上。三、在哥尼流的家中,神特別向彼得作見證,顯明外邦人也是蒙神揀選的。彼得後來根據這一個見證,力爭應該向外邦人傳福音。四、在以弗所,聖靈降臨顯明約翰的洗與奉主名受洗大大不同。所以上述四次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因此神賜下特殊的現象,都不是求來!不,沒有一次是求來的!連五旬節以前的「同心合意的禱告」,也不過「等候」主的應許成就而已。
讓我們再從保羅書信中看方言的問題。我從保羅的教訓中可以歸納出三個要點:
- 保羅故意把方言放在各種恩賜的最後。兩次都是這樣(林前十二10,十二28)。
- 保羅明顯說,方言是一種恩賜。既是恩賜就是普遍性的。
- 保羅明說:「豈都是說方言的麼?」(林前十二30)。這一句話似乎應該結束一切辯論,使那些主張「必須說方言」的閉口無言,但是他們提出一個辯駁的理由。
他們說:就事奉的恩賜說,不一定人人都說方言,但就聖靈充滿說,人人都必須說方言。
又有人說:「說方言的不一定是聖靈充滿,但是聖靈充滿必然說方言。」
上述的兩種說法,意義是一樣。就是把方言分為兩種:恩賜的方言與聖靈充滿的方言。
但是問題的解決在於:是誰作了這個劃分?是人還是主的話?我們在聖經中找不到這種劃分。在理論上與實際上,這個理由都有困難。就實際上說,你怎能分辨那一個人是在說恩賜的方言?那一個是在說聖靈充滿的方言?
結論:我們應該注意的兩件事
我們到底應該怎樣決定我們對方言派的態度呢?我們可以說他們是被邪靈充滿麼?不可。因為聖靈可以「隨己意」令人在聖靈充滿的時候說方言。我們只可以說,因為追求的路綫與真理有出入,同時因為「有時」追求的方式是出於「人意」(例如製造身體與精神的極度緊張,興奮,不自知覺的疲倦,與靈裏的眞空等),因此撒但「有時」乘機而入,造成有害的情形。正如許多事實所證明的。有許多時候,那些眞正被聖靈充滿而說方言的人,還不知道在某些時地,實在有人被撒但利用的事實,所以他們很眞誠的勸告那些反對他們所採路綫的人,認為他們是攔阻聖靈。有時,他們不了解那些說過方言的人為什麼反而似乎隱藏這恩賜。這些人的經驗告訴他們不要過於高舉方言,雖然他們自己眞正的說過方言。保羅正是這樣。
但是,讓我加上一句,在神恩典的手中,一件不合眞理的事,也可以被祂使用,完成祂的旨意,成為恩典的出口。教會裏不是多有不合眞理的事麼?但是神仍然使用那些教會,作為祂恩典的出口。
二、我們極其需要追求聖靈充滿!千萬不要為了方言問題而放下了追求聖靈充滿!求主常常提醒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