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困難重重的時候——談談工作與環境
原載於《播種人》5期,1962年2月,頁14。
「制難」與「制於難」有很大的分別。當一個人遭遇困難的時候,可能有兩種情形:制難,即制勝困難;或制於難,即被困難所制服。制難產於心,制於難亦產於心。所以制難之心與制於難之心,造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與工作。
保羅說:「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林後四8)。當他被困難團團圍住的時候,他的內心仍然保持着勝利。他的信心不被「困住」,因此勝利至終是屬於他的。
舉個例子來說,假設兩個人面對徒步環行地球的艱鉅工作(假如海洋是可以步行而過的話),一個心裏想: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但另一個人想:假如我每日行六小時,三年半的行程就是地球的圓圈。這兩種想法代表了兩種工作的態度,一種引向失敗,一種導致成功。
英國歷史家卡萊爾Carlyle說:「每一樣高貴的工作,起初都是不可能的。」普通人最容易說:「不可能」,但是眞有信心的人常記得主耶穌的話:「你們必因信看見神的榮耀。」當保羅在被困難包圍的時候(我們還沒有遭遇那樣的困難),說:「不是憑眼見,乃是憑信心」。肉眼閉上,信服纔得張開。
每人的工作都有困難,大禮拜堂的牧師辭職,小禮拜堂的傳道搖頭嘆氣。成功的大衣裏面,不曉得隱藏了多少代價與艱難。不過成功以後,一般人就看不見這些了,以為成功是容易的,徼倖的。
多少人羨慕保羅,但是如果眞要他們作保羅的話恐怕作了一個月就後悔了——沒有想到要付這麼大的代價!
當我們遭遇困難的時候,讓我們默想聖經中為我們記載的榜樣:
- 「亞伯拉罕在無可指望的時候,因信仍有指望。」(羅四18)
- 「我們既然蒙憐憫,受了這職份,就不喪胆。」(林後四1)
- 「(保羅說)我們從前在亞西亞遭遇苦難,被壓太重,力不能勝」(林後一8)
- 「他們因着信,軟弱變為剛強,爭戰顯出勇敢」(來十一34)
- 「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
- 「所以你們要把下垂的手發酸的腿挺起來」(來十二12)
- 「三百人吹角……(敵人)被殺的約有十二萬」(士七22,八10)
- 迦勒與約書亞並非眼瞎,看不見迦南地居民的可怕,但他的着眼點不同。其他的十個探子是看環境的艱難可怕,而他二人是看神的同在與能力。結果如何?神說:「我就把他領進他所去過的那地(迦南)」(民十四24)
事奉主的弟兄姊妹們,願主在你被困難包圍的時候,安慰你,鼓勵你,使你曉得怎樣運用信心,終能制難而不制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