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根的一代,有根的工人
原載於《播種人》36期,1977年6月,頁8-9。
這一代的青年被稱為「沒有根的一代」,這是一個很恰切的名稱。傳統觀念的繩索已經切斷,他們被潮流沖去——忽東忽西,忽上忽下,忽前忽後,忽新忽舊,忽笑忽哭,忽愛忽恨。在道德觀念上沒有根,在人生觀念上沒有根;沒有自己的堅信,沒有自己的立場,無形中被人牽著鼻子走。
這一個無根的時代卻同時是一個震盪的時代。我曾多次想到一節經文:「使那不被震動的常存」(來十二27)。當地震發生的時候,沒有根基的一切都會倒塌,只賸下那些根基穩固的建築物。一個沒有根的人在時代的動盪中,一定會倒下去——頹廢,消沉,變性,或者索性麻醉自己,放蕩,玩世,最後無聲無息的倒下。
基督要每一個跟從祂的人有堅固的基礎,受得起時代震盪的考驗。
(一)在信仰上有根有基
主耶穌為祂的教會預備了「磐石」(太十六18),這磐石是指著教會對基督堅固的信仰說的。彼得直告了這信仰:「你是基督(彌賽亞),是永生神的兒子。」這宣告有兩個因素:一、基督本身;二、教會對基督的信仰。總言之,這磐石就是基督和教會對祂的信仰。每一個基督徒,尤其是每一個主的工人,必須對基督清楚,確定,和堅固的信仰。不然,他在這一個懷疑的時代中便站立不住。
(二)在真理上扎根
當真理之道的種子撒入人心時,其中一部份落在「土淺」的地方,不能扎根,所以一發芽就枯乾了。
今天,基督的工人有三種趨勢:
1專重心靈,棄絕一切頭腦的知識;對時代的一切只有消極的反應,沒有主動的掌握。他們影響的圈子越來越小;聖靈在他們中間的工作也越來越少。他們把神限制得很小;他們傳福音的作用逐漸縮萎。
2專重頭腦知識,靈命枯萎,以方法代替聖靈,以理論代替禱告,以研究代替心靈的吸收,以工作代替愛神。
3注重靈性,也注重神學(即對聖經的系統了解,和註釋性的認識);將心靈和知識都納入屬靈的範圍之內。
第三種趨勢是正確的。今日教會青年漸漸多注意神學的討論,這是好現象,表示他們在真理上正在追求扎根。心靈與神學並重,才能站穩。心靈的熱誠只能一時,真理上的根基才能持久。今日港九各神學院的夜校學生超過六百人,他們既要出時間又要繳學費,這是追求的現象。
(三)在傳福音上堅定—「站立得穩」
保羅說:「你們同有一個心志,站立得穩,為所信的福音齊心努力。」(腓一27)。「站立得穩」等於有根有基。這幾個字是指著傳福音的事工說的。
基督的工人必須以傳福音為首務。今天的神學生和傳道人,一般來說,缺少開荒工作的心志,避難就易,不肯「完全擺上」。我們多麼容易忘記,香港只有百份之五的人是基督徒。每間教會必須有計劃的來推進福音事工,不可任其自然發展。
(四)在事奉上堅定—「不可搖動」
保羅說:「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作主工。」(林前十五58)。「堅固,不可搖動」正是有根有基的意思。保羅要我們在事奉上「堅固」而「竭力」,恒久保持這種精神。「在主裏面的勞苦不是徒然的。」「願你們多人都顯出這樣的殷勤……一直到底。」(來六11)。
(五)在愛心上有根有基
保羅說:「…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弗三17)。
這「愛心」包括愛人和愛神在內。
愛主減退的開始就是基督工人走下坡的開始。在這一個追求物質享受的時代裏面,我們多麼容易失去愛主的追求!
以弗所的教會是一個好教會,但是她竟然漸漸失去「起初的愛」。基督的工人們啊,千萬不要忘記主的話:我們失去「起初的愛」的時候,就是我們失去燈臺的時候!(啟二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