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學的角度看信字的意義
原載於《播種人》20期,1969年5月,頁1-3。
關於救恩,聖經裡面有兩個基本要道,我們可以用兩條線來代表它們:其一是贖罪之血,以紅線表之;其二是「信」,以金線表之,這兩條線貫穿全部聖經。紅線不在本文範圍之內,故從略;金線是本文的主題,研討如後。
「信」是神對人的基本要求。因其表面之簡單性,極易被誤會,究其實,聖經之「信」含有豐富之意義與功能,適合人類之需要,因而顯出神的智慧。
茲以聖經為根據說明信之含義。
一、信是接受(約一12)
聖經之生命之道與其他宗教之間重要分別之一,就是後者著重人之善行——以善行自救,而前者指出人類之實況,否定自救之可能,而著重對以基督捨生之巨大代價而為人類成全之救恩,白白賜予那些肯謙卑接受的人,聖經以「信」字來表示「接受」,凡接受者即獲得神所預備的赦罪之恩與新生的能力。由此可見「信」不是魔術,乃是接受神所完成者。人所不能為,神為之,而賜與接受者。
約翰福音告訴我們,當接受什麼?
a.「凡接待祂(耶穌)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約一12)——意即接受耶穌為救主。
b.「他們領受了(道)……信你差了我來。」(約十七8)——意即因信而接受主道,遵行之。
二、信是接觸(羅十一17、20、23)
使徒保羅在這一段經文裏說,以色列人因「不信」就從橄欖樹上被折下;基督徒因為「信」就被「接上」享受橄欖樹的肥汁。
我們在這裏看見,我們因著信而「接上」,也就是說:神的恩惠與能力因這接觸而進入我們的生命與生活中。所以保羅又說:「但願使人有盼望的神,因信得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羅十五13)
主耶穌也說過,當枝子與葡萄樹相接連的時候,枝子纔能結果子。是的,當我們以活潑的信心藉著主與祂相接連的時候,我們纔有結靈果的能力。
賓路易師母在她的著作裏,常常著重信是神的能力,在我們靈性生活中的出口。
最簡單的一個比喻,就是信好像電插蘇(或稱電掣),電流通的時候,電力就發生作用。
三、信是順服(約十二36)
主耶穌說:「你們應當趁著有光,信從這光。」我們若信耶穌是真光,就必順從其光之指引而行。
主又說:「你們當信服神。」(可十一22)
保羅說:「不但得以信服基督,並且為祂受苦。」(腓一29)。
保羅說:「在萬國之中叫人為祂的名信服真道。」(羅一5)「信」與「服」是分不開的,信而不服非真信。真正的信包括順服的行動在內,這就是雅各所說的:「信心沒有行動是死的。」
四、信是認識(約五24對照十七3)
信當然有其理智部份,即認識。真正的信是有其理智之基礎的。
如果我將下列兩節經文加以對比,就看出信與識之間的關係:
「那聽我話又信差我來者的,就有永生。」(約五24)
「認識你獨一的真神,又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約十七3)
主耶穌顯然把「信」與「認識」等化,凡信者必有其認識上之根據,不然就是迷信。不過,信之理智與科學之理智性質不同,正如音樂之理與化學之理不同;天文之理與道德之理不同,各有其不同之理據。
所以真信者,能殺其身不能毀其信。
基督徒對基督之信仰,建於事實的理據上:基督完美人格之事實其教訓合乎最高道德理想之事實,其神能之事實,其復活之事實,信徒新生(重生)之事實,祈禱蒙允之事實,靈性經驗之事實,基督應驗預言之事實等等。
偉大的科學家牛頓說了一句話:「聖經多有靈感(即聖經靈感示)之証據。」
五、信是倚靠
倚靠出於信念,在聖經中,信與靠常常連在一起,簡直成為一件事:
「信靠我主耶穌基督」(徒二21)
「看哪,我把所揀選所寶貴的房角石安放在錫安。信靠祂的人,必不至於羞愧。」(彼前二6)
我們於信基督的生命之血有贖罪之功,就依靠它來得蒙赦罪,我們於信基督的應許真實,就依靠堅持之。
信靠與信託同義,信心裏面有交託——我們把今生與來生都交託與主。
六、信是崇奉(雅二1,約一五13)
「我們信奉我們榮耀的主耶穌基督。」(雅二1)
「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信奉神兒子之名的人。」(約壹五13)
當主耶穌所治好的瞎子認識了耶穌是誰時,「他說:『主阿!我信!』就拜耶穌。」(約九38)信而拜。「拜」就是恭敬崇奉之意,由信而生。
上述六方面構成「信」之含義。這樣的信心是大有功效大有能力的。這纔是真正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