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與我同行十六年的良伴!
滕張佳音
自第一任滕師母因癌病離世後,滕牧師並沒有想過會有第二段婚姻,特別他已屆75歲高齡;我亦沒有想過自己會在46歲多時結婚,且嫁給天各一方、很少接觸、並已75歲的滕牧師。一切只能說是上帝奇妙的帶領。我們經過大半年的禱告、及每天約1小時的長途電話溝通,得著多方印證,確定是主的引導之後,至終決定要鼓起勇氣,一同行走最後的一段人生路程,實在是一程「信心之旅」!
因此,我們在討論婚事的同時,也一併討論喪葬的事,因而早已在紐約墓地上,加上了我倆的名字,決定無論誰先安息,遺體火化後,骨灰就運返紐約安葬(因雙方大部分家人均定居美國)。
感謝神,竟給了我們16年美好的時光!
滕牧師自65歲退休後,主賜給他27年的退休生活,包括:10年在美國宣道會乃役神學院作華文部主任、返港結婚後有7年在牧職神學院作講座講師(同時在塘宣友愛堂作顧問牧師)、約2年陪伴我在芝加哥三一福音神學院讀書(使我能專心完成博士論文寫作、他亦可安靜執筆寫成回憶錄《都是恩典》及幾本小書)、最後7年再回歸北宣大家庭參與一些講道及宣道會區聯會牧顧長工作。
一. 蒙主恩待、恩賜多元
活近一個世紀,上帝賜衪僕人諸多的恩賜,使他能服侍各方的人。
- 教會牧師:牧養教會是他終生的要職。
- 神學教育工作者:參與廣神、建道、伯神、中神、牧職……等教學。
- 宣教推動者及踐行者:(見述史)
- 國際聖經講員:自謙只因通英語,就被各地邀請。而他講道的風格就是講經。他一生最喜愛閱讀的書,就是聖經。無論有沒有講道邀請,他都興致勃勃地預備,常常喜歡把亮光心得寫成點列式講章,每年生日願望都是盼望講道到100歲,是一個真誠的神話語的講者。
- 作家:他行文精練快速,內容亦以聖經教導為主。
- 書法家:自童年已喜歡寫毛筆字,常笑說別人邀請他寫字,就是他練字的機會,常能一次過快速完成。
- 音樂家:他最喜歡唱詩歌,大學時當過指揮,對音韻與歌詞是否協調,特別講究。
- 代禱者:常常為家人、教會、神學院及許多有需要的人代禱。
直到近年腳力、手力、聽力、視力、腦力均衰退,力不從心,他仍喜歡唱詩、祈禱及講道,就算是一個人的時候。
二. 生命特質、生活點滴
- 他的時間觀念特強,凡事準備充足,只有早、不會遲。從不累贅/長氣。
- 他的思想總是向前、不向後。
- 常說欣賞肯定別人的話,絕少聽他埋怨、批評別人,或說消極的話。
- 他一發現身邊照顧他的印傭還未信主,就立刻向他傳福音。
- 他一生簡樸,一個手提行李箱走天涯,穿一套衣服、只帶一套更換。
- 只捨得送錢/禮物給別人,從來不肯花錢買甚麼給自己,故我要丟掉其舊衣物,他才接受我給他買新的。
- 除了身體不適的時候,他都是一個開心快樂人,很喜歡跟我說笑,又喜歡叫我臨睡前給他唱詩歌及講笑話,讓他開心地進入夢鄉。
三. 終結得好、仍存虧欠
初相識時,他就分享將來墓碑上要寫他是「掛名主席」,主要只為扶掖後進。
他原名「懷智」,後自己改名「近輝」,因愛慕接近主的光輝。他綜觀自己一生,可用一句話來涵蓋,就是”The Sovereign Grace of God"(神主權的恩典),回憶錄就命名為《都是恩典》(All is Grace),就是他一生的寫照。
他唯一感到最虧欠的,是缺乏時間陪伴兒子們成長。他自言本性木訥內向,加上母語是普通話,孩子們母語是廣東話,溝通不易;而他工作非常忙碌,更無暇與兒子溝通。他以為像他在教會長大的牧師孩子,自然就會變好的了。豈知時代轉變,怎能期望今天的孩子們都像他昔日乖乖地坐著聽道,聽不明白或覺沉悶時,就看聖經後面的地圖長大?!時間不能逆轉,他只能經常為兒孫們代禱。
孫女愛橋(Josephine)曾在兒時寫信給爺爺,說自己盼望將來做宣教士,他聽到後就開心等待這一天的來到,數算著,那滕氏家族就可以第五代事奉主了!
四. 最後一程、安然見主
滕牧師身體健康,80歲前仍可獨自乘巴士、搭飛機、到處講道;85歲生日仍是腰骨挺直,不用帶拐仗。他生活一向有規律,身體底子很好,原盼講道到100歲。
至2011年3月(89歲)時才明顯衰退,多次因肺炎、發炎、細菌感染而入院,過去一年出入醫院及住院舍的日子多過住在家中。
外地兒孫們去年逐個家庭回來探望他。在港兩兒子每周主日崇拜之後都同他去飲茶,陪他在家看電視,是開心的家庭日。
最近半年,因換家傭,滕牧師暫居將軍澳靈實胡平頣養院,天天做物理治療,吃營養糊餐,健康漸有改善,我尚可用輪椅推他去附近茶樓品嘗甜品。
近因感冒有點發燒,後轉肺炎,原不太嚴重。本禁飲食,營養師評估後,說可進食,故仍可慢慢吃完最後的營養糊晚餐。隨後因呼吸不順,抽痰後便戴上氧氣機,開始昏睡。
一般公立醫院原不允許家屬長時間陪伴病人,特別現今有禽流感危機,故只准家屬在黃昏時段探病。但感謝神,將軍澳醫院護士們給予方便,還半夜來電,鼓勵我回去陪伴滕牧師過夜。於是我在12月19日再回醫院時已是凌晨2時,那時滕牧師已一直昏睡了廿多個小時。我繼續在他耳邊唱詩祈禱,至2時22分他在睡中安息主懷。我可陪伴他行完最後一程,目睹他沒有受多少痛苦就被主接去而感到安慰。
想到這是每個人生必經之路,他既已忠心服侍了這一世代,如今功成身退,安然歸家,息去世上的勞苦,亦是一種福氣。雖有萬分不捨,自己亦將需要重新適應未來孤身的日子,但將來重聚天家,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只有一同圍繞寶座、永遠唱詩、歌頌讚美恩主,是何等喜樂的盼望,想到這裡便感到釋懷了。
五. 深切致謝、銘感於心
感謝大家的蒞臨送別,特別有部份家人及多位教會機構領袖,是遠道而來、專程返港出席安息禮拜與追思紀念會,十分感激!更感激北宣家、建道家、宣道家的大力幫助,使安息禮拜與追思紀念會等得以順利進行,願主親自報答大家的愛心!也願主得榮!人得安慰!
原載於《恩典懷清輝:滕近輝牧師紀念特刊》,頁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