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身中的「缺環」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五年三月三日「牧者心聲」。
在基督徒獻身為主而活的過程中,時常容易缺少重要的一環。我們可以從基甸建築耶和華祭壇的過程中,看出這缺環是甚麽。士師記六24記載,基甸在俄弗拉為耶和華築了一座祭壇,這是第一環。在下文廿五、廿六節中,告訴我們第二環和第三環:「當夜耶和華吩咐基甸說,你取你父親的牛來,就是那七歲的第二隻牛,並拆毀你父親為巴力所築的壇,砍下壇旁的木偶,在這磐石上整整齊齊的為耶和華你的神築一座壇,將第二隻牛獻為燔祭,用你所砍下的木偶作柴。」這兩環就是:拆毀巴力的祭壇;和「整整齊齊」的建成耶和華的祭壇。第二環是絕對不可少的:拆毀巴力的壇,把壇上的偶像砍毀,就是巴力和亞舍拉的偶像;然後用偶像的木頭當柴向耶和華獻祭。偶像的木頭成為了耶和華獻祭的柴,多麼奇妙!這才是眞正的祭。
弟兄姊妹!如果我們要將自己奉獻,建起祭壇,單有第一步的奉獻還不夠,那不過是態度,不過是起步;還要拆毀偶像。世俗上一切的一切,不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要把一切奉獻給神,這才能完成我們向耶和華的奉獻。這時的祭壇才是「整整齊齊」的祭壇。我們要問:建壇在前或拆偶像在前?兩樣都在前。奉獻的態度在拆除偶像之前;但是拆除偶像又是在實際的奉獻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