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祈禱功課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四年六月二十四日「牧者心聲」。
我在十八歲蒙恩得救,那時是中日戰爭時期。我隨即參加教會禮拜三晚的祈禱會。學習與成年人一起祈禱。不久之後,我和另三位靑年組成佈道隊,常往鄉間去向農民傳福音(河南毫州),步行來回十餘英哩,每次出發前後的熱誠祈禱對我起了訓練作用。
後來在中國大後方的大學團契裡面的後二年當中,聖靈開始在全國各大學的團契內大大工作,甚為興旺,到處彌漫著祈禱的氣氛,心裏火熱,通宵祈禱屢見不鮮。那是我參加通宵祈禱經驗的開始。
在英國讀神學期間,一位從美國來的博士班學生,每主日下午來找我一起祈禱,對我大有幫助,後來他到阿富汗傳福音。
來到香港以後,神在五十年代,藉著我翻譯「祈禱出來的能力」一書的機會,恩待我的靈性,賜下一次復興。
翻譯中,眼淚滴在稿紙上,有時停譯跪下祈禱,一跪下二三小時很快過去,進入一種充滿狀態。北角堂頭廿年的歷史中每年除夕的通宵祈禱,也富於屬靈的意義。
數次在韓國的經驗,看見他們通宵祈禱的熱誠,和教會迅速的增長,也是我的重要功課之一。
六年來(由印尼的一年開始),我盡量保持每週一次的禁食祈禱,其中必有神的許多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