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期間談 過約但河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二年一月十日「牧者心聲」。
以色列人的兩個經歷具有重要的預表意義:一是過紅河——預表信徒蒙恩得救(林前十2);另一是過約但河——預表信徒進入豐盛生命的屬靈境界。
以色列人在約書亞的帶領之下,於一月十日渡過約但河,進入迦南應許美地(書三)。
迦南生活是怎樣的?我們在申命記中找到答案:
一、除去一切偶像,單單敬拜耶和華(申四23)申命記內七次用「免得忘記」一句話,來題醒以色列人不可拜偶像。又以金牛犢的事作為鑑戒(申九15)。又告訴他們不可在物質豐富時,忘記神(申八12-14)。
二、學習敬畏神(申五29)——「敬畏神」三字在申命記內用了十二次,顯然是迦南生活的重點之一。「學習」二 字表明敬畏神不單是一種心情,更是生活的表現。
三、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神(申六5)——申命記十二次題到愛神。
四、遵守神的道(申六6-9)——神的話在心上,在手上(行動),在額上(見證),在門框上(家庭),在城門上(社會)。
五、分別為聖(申七6,7)。神把以色列人從萬民中揀選出來。
六、慈愛公平的社會生活(申廿二8,廿三7-8,廿四15,廿五14-15)。
七、充滿喜樂——「歡樂」在申命記中用了七次。這是迦南生活的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