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體驗中祈禱十喻
原載於《北宣週刊》,一九八一年七月十九日「牧者心聲」。
求主賜給我自己更多祈禱的心,也求主帶領本堂走上更有能力的祈禱之路。
在詩篇中,詩人用十個比喩把他們所體驗的祈禱意義表達出來。
一、祈禱如鹿渴慕溪水——「神阿,我的心切慕你,如鹿渴慕溪水。」(詩四十二1)
二、祈禱如堵住破口——「摩西站在破口,使耶和華的憤怒轉消。」缺少祈禱的教會如缺垣之城。
三、祈禱如焚香獻祭——「願我的禱告如香陳列在你面前;願我舉手所求如獻晚祭。」(詩一四一2)
四、祈禱如守夜——「我的心等候主,勝於守夜的等候天亮。」(詩一三〇6)祈禱者是守望者。
五、祈禱如燈——「你必點着我的燈。」(詩十八28)
六、祈禱如向山舉目——「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詩一二一1)
七、祈禱如容器——「你要大大張口,我就給你充滿。」 (詩八一10)有信心的祈禱,使教會蒙福。
八、祈禱者如孤雀——「我儆醒不睡,像房頂上孤單的麻雀。」(詩一〇二7)。這是心靈沉重者的祈禱。
九、祈禱如僕人候命——「僕人的眼睛怎樣望主人的手,我們的眼睛也照樣望主人的手。」(詩一二三2)
十、祈禱如旱地盼雨——祈禱帶來復興的甘霖。(詩六三1,一四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