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滿意了麼?你滿意了麼?每間堂會可能在差傳上有更大的貢獻:途徑
原載於《宣教情》5期,1995年10月,頁2。
每一位堂會牧師或傳道人可以對差傳有更強的負擔及作用
一般說來,每一間在差傳上有貢獻的教會,都與其牧師有密切的關係。反過來說,許多對差傳沒有興趣的教會也常是由於牧師沒有異象與負擔。熱誠有感染力,冷漠也散發冷漠。為著符合一個注重差傳的宗派對所屬堂會的要求而勉強作一點,是一回事,但出自內心的重視與熱誠而推動差傳,是另一件事。其效果大不相同。一位堂主任可作下述的追求:
1﹒尋求體會主耶穌是如何的重視大使命。
2﹒追求關於差傳的信心。
3﹒更細心與積極的籌劃一年一次的差傳年會。
4﹒教導與鼓勵執事們重視差傳。
5﹒每年一二次邀請華人宣教士在主日作見證。
6﹒自己參與一次短宣。
7﹒在教會祈禱會中為差傳事工及宣教士禱告。
8﹒鼓勵會友獻身作宣教士。若有會友有感動作宣教士,應予栽培,幫助他們走上這一條路。希望十年內產生至少一位宣教士。
- 將差傳教導編入主日學教材,使主日學學生早日接觸差傳的聖經真理。
- 將差傳書藉放入教會圖書之內,並鼓勵會友閱讀,包括宣教士傳記在內。
- 鼓勵會友參與短宣隊,並報導各差會的短宣隊活動消息及日期。把假期用在短宣上是最喜樂和有意義的事。
- 儘量為教會訂閱各種差傳刊物,並鼓勵會友閱讀。
- 儘量利用教會主日週刊,每兩月一次刊登差傳消息或短篇信息。
- 每年酌量增加差傳奉獻目標的數目,作為鼓勵。全教會學習信心的功課。
- 在教會團契中教導差傳,和對宣教士的關顧與代禱。這是青少年很喜歡作的事。
- 在教會中公佈所支持的宣教士或機構的情況,一來作為代禱資料,二來作為鼓勵。
- 連繫會友向宣教士寫信,表示關懷,效果很大。
- 教導會友了解“施比受更為有福”的真理,造成全教會的屬靈心態。
- 避免單單向華人差傳的心態,要教導會友擴大心胸:胸懷世界。至終走上超文化與超種族的差傳道路。
- 如果本堂沒有差宣教士出去,可以與宣道會總會或華人差會連繫,認領幾位宣教士,為他們特別代禱,在節期時寄問侯卡或禮物給他們。父母可以教導子女製作手工品寄給他們,兒童的信有時發揮極大果效。
- 教會可以與差傳機構連繫,多租用一些宣教事工或宣教士傳記的錄影帶,供給會友家庭或教會聚會使用。這是很有果效的一種工具。
- 不要忘記,宣教士常常感覺孤單,思念鄉土,後方教會弟兄姊妹對他們任何關心的表示,都是沙漠清泉。他們很容易感覺已經被人忘記,如果“有好消息從遠方來,就如拿涼水給口渴的人喝。”(箴25:25)對他們是何等寶貴!
- 後方支持宣教士的人,就如戰爭中的支援部隊,聖經上說:在後方看守兵器的人與前方打仗的人,同得賞賜。(撒上30:24)
- 有三件事不要忘記:
1﹒屬靈戰爭中獲得勝利的要素,是後方有人像摩西在山上舉手禱告。
2﹒宣教士的產生是因為有人按主的吩咐,“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太9:38)
3﹒差傳是一個神聖之愛的有機體,體上的每一部份都進行著愛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