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的危機:死海化/泥沼化
原載於《大使命》雙月刊,第34期,2001年10月,頁10。
本文從三個角度來傳達神對今日教會的心意。
(一)死海的屬靈意義
在先知以西結所見的異象中(結四十七1-12),指出死海的意義:「鹽海」(四十七8)。死海的鹽份很重,任何生物不能生存,因此稱為死海。曾在死海游泳過的人都知道,人體自然浮在水面上,不會下沉。死海的成因是沒有出口:只入無出。
同樣,當一間教會在神的恩典中,自滿自足,只接受神的恩典,而無恩典的流出,忘記大使命的託付,就必然漸漸死海化。
(二)生命江河的異象
先知以西結向今日教會傳達了一個極為重要的異象,它昭示了針對死海化的基本信息:一條生命之河從聖殿門口流出去,這是多麼美麗的圖畫!每一間教會都應該成為神恩典的渠道。這一條生命之河具有幾個重點:
1. 它經過祭壇(四十七1)——這一節經文特別提及這一條河繞經祭壇,然後向東流出。這是很富有意義的一件事。只有一間具有奉獻心志的教會,才肯付代價成為神恩典的渠道。
2. 這河從殿門口「往下流」(四十七1)
聖殿本身是建立在「至高的山上」(四十2),但是這一條河卻是從至高的地方往下流,一直流到最低的地方:死海。一個靈性愈高的教會,就愈顧念人群中最卑微的人,和最遠離神恩典的人。讓我們伸出兩隻手:一隻向上伸,拉住神的手;一隻向下伸,拉住那些最需要神恩愛的卑微人士。F. B. Meyer說,他原以為神最好的恩典是貯藏在他實庫的最高層裡面,我們必需努力向上爬才能得到。但後來他發現:事實上神最大的恩典是貯藏在最低層裡面,我們必向下躬身又躬身才能獲得。
3. 這河愈流愈深(四十七3-5)——請注意,河水的深度是以一個人的身體來度量的:由足而膝、而腰、而頭頂。當河水愈深時,對人的阻力就愈大,最後,河水漫過他全身,他就被河水沖去,河的方向就成為他的方向。這是聖靈充滿的一幅寫照。一個人愈多被聖靈充滿,他的老自己就愈不自由,愈多受聖靈的管理。
4. 河邊的樹木得到河水的滋潤,就開始多結果子,而且每日都結果子(四十七12),即超越了季節的限制,它們在任何的處境中都能結果子。
5. 這河使死海的水「變甜」(原文是得醫治)(四十七(8),死海的本質被新生命改變了。「滋生」變為「生活」(四十七9)。用英文來說,”to exist” 提升為“to live”:不再僅僅生存而已,乃是活潑而有意義的生活。這是生命的提升:豐盛的生命,結果子的生命。
(三)警告
「只是泥濘之地不得醫治」(四十七11)
泥濘之地有少量的水,只能使乾地變為泥沼,而不能結果子或產生漁業之利,比乾地更糟:無用而難行。僅僅得救是可憐的,只有豐盛的生命才能成為賜福器皿。
禱告:主阿,求你醫治你的教會,使之成為普世福音事工的福渠,而不是腐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