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靈恩的認識和反省
原載於《大使命季刊》第7期,1995年5月,頁7-12。
主耶穌何等重視聖靈的工作,他題到聖靈是我們能力的來源,使徒行傳一章八節:「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在耶路撒冷……直到地極,作主的見證。」聖靈不但是能力的來源,祂也是恩賜的來源,在哥林多前書十二章到十四章,我們看見聖靈隨著祂自己的旨意,將各樣的恩賜賜給人,爲要造就教會。我們也看見聖靈在基督徒生活中結果子,在加拉太書五章22-23節,那九樣的果子清楚的擺在我們面前。使徒行傳事實上可以說是主耶穌藉著聖靈透過門徒的作為的紀錄,所以使徒行傳又有人說是聖靈行傳。
我們不論從那一個角度來看,我們都看見主耶穌和聖靈密切的聯在一起,不可劃分。那裏有主耶穌的工作,那裏同時有聖靈的工作。我們願意體會主耶穌的心意,和祂一樣的重視聖靈,這是我們事奉主的一個基本心態,絕對不可以缺少。這個重視也帶來追求,我們在觀念中重視聖靈,然後我們在自己的工作中追求聖靈的充滿,聖靈的能力,聖靈的果子,聖靈的恩賜。這些定了我們追求的路線、方向、目標。但是我們很容易有觀念上的注重而缺少事實上的追求。一講到追求,就會在我們心中引發一個問題:到底那一條是正確的路線,那才是正確追求聖靈能力的路線?
我們最希望的就是能夠找出一條合乎聖經的中庸路線。中庸是不偏不倚,不偏到任何的極端,按照神話語走在其中。
正面的確定
首先要先確定一些明顯的事實。第一,聖靈的充滿與聖靈的澆灌是歷史的事實。在使徒行傳裏頭題到聖靈充滿十次,另外有四次題到聖靈澆灌。
第二方面的確定就是聖靈的恩賜是事實(林前12:4-11,弗4:11)。這些恩賜在使徒時代的教會裏面表現出來,不是理論,乃是歷史的記載。在早期的教會裏面,清楚地顯明出來醫病趕鬼,方言,各樣的神蹟。
反面的確定
第一,異教和異端也有方言和神蹟的表現。
第二,邪靈有時候侵入靈恩運動裏面,這也是歷史的事實。邪靈使靈恩運動的一部份變質,變成了很明顯地一個錯誤的路線。在華人教會裏面有很明顯的例子。
第三,靈恩派常常有預言,他們很注重預言,但是他們的預言裏面,有很高的比例沒有應驗。
屬靈的分辨
第一,分辨聖靈的恩賜和聖靈的果子
聖靈的恩賜和聖靈的果子,是二件事,有不少靈恩派的追求是把重點放在恩賜上,而忽略了果子,因此我們看見在美國報紙上常常登載的兩個最出名的
靈恩派領袖的跌倒。一個是Jimmy Bakker,一個是Jimmy Swaggart,他們二人在金錢上,在性上跌倒。他們跌倒以後,還是繼續有吸引力,還是繼續地受擁戴,沒有悔改。一直到被揭露出來的時候,才表示悔改。這是因爲他們把聖靈的恩賜和聖靈的果子沒有分別清楚,以爲有了恩賜就是神同在的記號,就是聖靈工作的保證,有沒有果子不被重視。
第二、分辨聖靈的充滿和聖靈的澆灌
在使徒行傳裏面有十次到充滿,四次題到澆灌。充滿是與品格和能力有關,是已經有很好靈性的人所得到的。但是,聖靈澆灌就不同了,聖靈澆灌四次,每一次有超自然的現象產生。
聖靈澆灌的時候,那些被澆灌的人完全沒有屬靈的經驗和深度。腓利傳福音的時候,很多人相信。剛剛相信,就有聖靈澆灌,也有神蹟發生,有超自然的現象,有許多人相信。他們還沒有任何屬靈的深度,沒有任何屬靈的經驗,只是剛剛相信,在該撒利亞也是這樣,彼得傳福音還沒有講完,聖靈澆灌在他們身上。在以弗所也是如此。只有在五旬節的時候,門徒禱告了十天,門徒已經有好的靈性根基與準備,聖靈降在他們身上,有超自然的現象。
除了五旬節以外,那其餘的三次,都沒有尋求聖靈澆灌,完全是神的恩典所賜下的,不是因為他們追求而得到的。
當時澆灌是發生在福音傳到新的地方,那些地方的人,對福音完全沒有認識,對五旬節發生的事,完全不知道。在這樣的地區,聖靈的工作特別顯出來,是一個新的介紹(new introduction of the ministry of the Holy Spirit to these new areas),證實聖靈實在降臨了。
聖靈的充滿是與聖靈的果子和能力有關。例如在使徒行傳十三章五十二節那裏說:保羅和他的同工傳福音時被趕走,他們離開那地方滿心歡喜,被聖靈充滿。他們被聖靈充滿的時候,滿心喜樂,喜樂是聖靈的果子之一。巴拿巴是個好人,大有信心,被聖靈充滿。聖靈充滿的果子是信心和好品格。
神在聖經裏面沒有命令我們追求聖靈的澆灌,但命令我們要追求聖靈充滿。(以弗所書五章十八節)。「要被聖靈充滿」是個命令。
第三、分辨方言
第一點,方言和靈性是兩回事。哥林多教會是很注重方言的教會,但是這個教會裏頭有很多的問題和靈性不好的表現。一個講方言的人,不一定靈性好,一個靈性好的人,也不一定講方言。
在靈恩派裏頭,很容易把這兩樣混在一起;一個人講方言是表示靈性非常高,不講方言就是靈性差。第三波這方面有改進,不太注重方言,已經比傳統靈恩派更加符合聖經的教導。他們是原來有根底的福音信仰的人帶領的,也是在福音信仰的圈子裏的推動。但是第三波也有愈來愈多的跡象,和靈恩派的主流路線愈來愈靠近,這也是它的一個危機。
第二點,在哥林多前書十二章、十四章裏面,有一個相當明顯的意思,就是在方言上要節制,有壓抑方言的味道,將哥林多教會對方言的特別注重減低下來,把它沖淡。保羅要他們更加追求做先知講道。
第三點,方言所發出的聲音也是令人困惑的一件事。你看靈恩派所發出的方言,都是單調的聲音,是單音。我第一次聽見方言的聲音是抗戰期間,一九四一年在中國大陸陝西的保雞縣,有一個教會,我從那裏經過,我進去的時候他們正在講方言,那個聲音就是單調的「的的的、、、」,這種單調的聲音是不是當時使徒所講的方言?當時聖靈澆下來,他們講方言的時候,很明顯是一種語言。所以許多地方來的人,都聽見他們用自己的鄉談講論神的作為。他們聽得懂他們所講的,是真的一種語言。靈恩派的解釋,說方言好像小孩子學說話一樣,小孩子最初學說話都是不清楚的,單音的。但是這個答案很難令人滿意,因為講方言是聖靈的工作,不是學來的,方言是一開始就講的,不是學來的,是聖靈超自然的作為。當時使徒們講方言沒有經過學習的過程。
第四點,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二章三十節說:豈都是說方言的麼?意思就是說,不是每一個基督徒都說方言,方言是恩賜之一,不是每個人都講,這是很明顯的。
在傳統的靈恩派裏頭,要每一個基督徒都說方言,參加聚會的時候,別人會講自己不會講,就是次等的基督徒,所以都追求講方言。我聽見一位出名的傳道人講一件事:他認識一個弟兄,有點調皮,他一次去參加靈恩的聚會,許多人講方言有翻譯,他就站起來,冒充講方言,竟然有一個人爲他翻譯。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就知道這個裏頭很有問題。甚至有人教你方言,這樣做是很危險的,很容易讓撒旦有機可乘。因爲在那樣的聚會裏面,感情的因素影響很大,有些人在其中不知不覺的,就好像被河流沖去。
第四、分辨聖靈的工作與肉體的工作
保羅說用方言禱告,是靈裏面與神的交通,一定有真的方言,保羅說他自己說方言,我也知道一些神很使用的人有講方言,他們不公開講方言,也不高舉方言,但是有方言的經驗。所以我知道講方言是事實。但是,因為人人都要講方言,那種氣氛下,產生了假方言,產生了有撒旦工作的餘地。
讓我們分辨聖靈的恩賜和肉體的工作。哥林多前書十四章第二十九節:「至於作先知講道的,只好兩個人,或是三個人,其餘的就當慎思明辨。」請注意,保羅說有人作先知講道(原文是說預言),聽的人要小心分辨,這表示裏面可能有錯,如果不可能有錯就不須慎思明辨。說預言是聖靈的恩賜,聖靈的恩賜不應該有錯,那就表示有可能肉體的混入。再看,二十九節第一句:作先知講道只好兩個人或三個人,然後再看三十一節:因為你們都可以一個一個的作先知講道,叫眾人學道理,叫人得勸勉,先知的靈原是順服先知的,因爲神不是叫人混亂,乃是叫人安靜。保羅這話的意思就是當時有混亂的情況。許多人爭著講,所以保羅說你們講要一個一個講,要有次序,在聖靈的引導下講,講聖靈給他的話,怎麼會爭?那就表示裏頭有肉體的因素,要彰顯自己。肉體會跑進聖靈的工作裏頭,所以保羅來糾正他們。我們要小心學習分辨聖靈的工作和肉體的工作。
第五、分辨預言
按照事實的記錄,靈恩運動裏面所說的預言,有相當高的比例是沒有應驗的。如果都是聖靈的工作,就不會有這個現象,如果有相當的比例是不應驗的,那就表示人意、邪靈、肉體都在裏面。所以我們要非常注意這件事,而且預言當中有許多是很瑣碎的,沒有實際屬靈價值的一些話語,我們要清楚的分辨
第六、分辨神蹟
帖撒羅尼迦後書二章九節說,撒旦的運動也能行神蹟,所以我們不能夠單單憑著神蹟奇事,來確定是否聖靈的工作。主耶穌自己也在登山寶訓裏面講,有許多的人奉主的名行異能,但是主說:「我不認識你們,離開我去吧。」啟示錄第十三章也提到敵基督能夠行神蹟。主耶穌在世的時候,他行的神蹟都是出於憐憫、愛心,救人脫離撒旦的捆綁而行的神蹟,沒有絲毫是要炫耀自己。這是主耶穌行神蹟的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
第七、分辨能力
目前許多的人的感受,就是靈恩派有能力,教會增長,會友熱心。在某些時候是如此,我們不能否定有這個實際的現象,在教會圈子裏發展最快的一些教會是靈恩路線的教會,是個不容否認的事實。在1974年的韓國福音大爆炸,那個時候開始,就有一個統計在進行。在1981年的一個報告:南韓基督教的人數從三百萬增加到一千萬。這個會友人數的增長,主要是在長老會,而長老會他們推動福音的工作的訓練,很注重聖靈的工作,但不是靈恩的路線。所以聖靈的工作不是單單在趙鏞基的教會裏人數增加,不錯,他們人數增加很快,在那個時候他們說有二十萬的會友,現在他們號稱有六十萬會友,他們增加的是很快,但是從三百萬增加到一千萬,這七百萬的人,絕不是趙牧師的幾十萬人可以包括在內的,更大的比例,更多的人數,是在非靈恩派教會裏頭進行的。
在韓國的眾教會裏頭,禱告會非常的興旺,絕對不限於靈恩路線的教會贏面。在漢城周圍的禱告山,是各宗派的,而數目最多的是長老會,他們在那裏進行信心的禱告,禁食的禱告。他們同心合意的禱告,那種的強度令人驚訝,我們去的人都是受了很深刻的印象。福音大爆炸第一個晚上的聚會,詩班有一萬人,他們唱哈利路亞大合唱,在整個會議中,我們沒有見到靈恩路線的表現,只有禱告的表現,教導的表現,追求聖靈能力工作的表現,是透過禱告來追求的。所以韓國教會屬靈能力的表現,絕不限於靈恩路線的教會,這是我們要分辨清楚的。
同時我要根據教會歷史中復興運動的紀錄指出事實。在1732年開始有復興運動從莫拉維亞的教會開始,後來這個運動影響了約翰衛斯理,開始在英國進行福音的工作和復興的工作。然後,約衛斯理的同工Whitefield到北美,帶領復興運動,和Jonathan Edwards一起帶領。從那時候開始到現在大概有七波的大復興,這些運動的過程裏頭有聖靈很明顯的、大有能力的彰顯,但不是靈恩的路線。所以教會歷史裏頭給我們看見,大復興的發生不是透過靈恩的路線,只有在第六次,就是威爾斯大復興裏頭,開始有了靈恩追求的路線。
第八、分辨聖靈追求的兩條路線
這兩條路線有人把它用這樣的名詞來表達,一個是charismatic line,一個是classical line。靈恩的路線我們都是耳熟能詳,但是classical line這名詞有許多人還沒有習慣。我們看見神在歷史裏面大大使用許多人,這些人在他們靈性裏頭有被聖靈充滿的經驗,我舉幾個例子。第一個例子是衛斯理復興運動,開始的時候他們六十位同工,通宵禱告,他們禱告到早上三點鐘的時候,他們就有很特殊的經歷,就是被聖靈充滿,他們充滿了喜樂、讚美、敬拜,那個就叫做衛斯理會的五旬節。
還有在莫拉維亞弟兄會,他們也是在一直藉著禱告追求聖靈的充滿,到了1732年他們被聖靈充滿,大大的復興。他們原來是常常爭論難相和,因為從不同背景來的,但是經過那次聖靈的充滿,他們就合在一起,彼此相愛,同時就在那一年發動普世的宣教工作,他們在一百五十年裏頭差遣出去二千一百五十八位的宣教士到各洲去傳福音。他們的聖靈充滿都沒有靈恩的現象。
再舉一個例子,那就是慕迪。他的工作分成二個階段,第二個階段的開始就是聖靈充滿的經驗。有幾個年長的姊妹同心合意的爲他特別禱告,神就賜給他聖靈充滿的經驗。第三個例子就是賓路易師母。她追求聖靈的充滿,她的路線就是徹底的倒空自己,對付罪,然後用信心接受聖靈的充滿,她得到聖靈充滿以後,就開始在英國到處領會講聖靈充滿,有許多人有了這個經歷,但是沒有靈恩路線的現象。她後來被邀到歐洲大陸幾個國家去領會,到印度去領會到美國去領會,而且被邀請到慕迪Memorial Church去領會,她講道的重點是十字架的道路,對付自己,對付罪惡,完全的奉獻。
她的書影響了倪柝聲,她是影響倪柝聲三個姊妹中的一個,這個影響是非常的深入,可以說是倪柝聲神學思想、屬靈追求的主要路線。另外一個影響他的女子是原來在內地會工作的巴教士,後來她走靈恩的路線。她講靈恩的聚會中,倪柝聲在靈性低潮之中,聽了她講道得到復興,後來他個別和巴教士談話,巴教士也帶領他追求靈恩,他有了講方言的經驗,他覺得靈性有復興,得到力量,就把它帶回到上海哈同路教會聚會裏面,有許多人接受就追求。但後來產生教會的混亂,所以他就停止了,他自己也停止了。後來到了台灣,二位姊妹再在那裏開始靈恩的教導和追求。但是後來英國弟兄會的一個領袖,被邀請到台灣去講,他可以說是弟兄會中一個權威的領袖,他就提出來靈恩運動的一些問題,後來他們就接受他教導,在台灣完全放下了靈恩的追求。那兩位姊妹最後也放棄了。
她們回到從前帶領靈恩的教會,她們離開了十餘年以後去看那個教會,結果發現情況不如其他按照一般屬靈的追求,好好的學習事奉、愛主、見證的教會。她們就發現靈恩,在經過時間的考驗以後卻是有弱點。這是兩條路線的比較。我自己的領受,還是要追求古典的路線。是沒有後遺症的。
宋尚節的日記已整理好快要出版,在他日記提到,他在各處領會的時候,聖靈大大的工作,許多的人信主了,他自己在禱告之中也講了方言,沒有人教導他,也沒有人要他這樣做,也不是受了靈恩派的影響,他是自己禱告中講了方言,但是他不宣揚這個事,他領會時有許多人被復興起來,也有人講方言。後來靈恩派的人就想進入他的工作裏頭,他拒絕了。他這樣說:愛主第一,救人靈魂第二,其他的都是第三的。聖靈的能力在他十五年的工作裏充份的彰顯。他有醫病的恩賜,經他禱告而得到醫治的有幾千人。他有五萬封信保留著,是那些因他講道而復興的、奉獻的、蒙醫治的人寫信給他的。他得到聖靈大大的使用。王明道也拒絕這條路線。所以我們看見不是只有一條路線可以走。
第九、關於第三波的分辨
第三波是一個在福音信仰教會圈子裏推動的一個靈恩運動。這個運動有明顯的特點,和過去的靈恩運動不同。第一個特點:注重聖經的真理,注重講道。第二,他們不過份高舉方言。這兩特點就使他們成了一種溫和的靈恩路線,而且很注重福音的信仰,這是他們的優點。因此就有許多原來拒絕靈恩路線的人接受了這個路線。關於第三波有甚麼要分辨的呢?第三波漸漸的有一個傾向,是歸於靈恩路線的主流裏去。因此,我有一個感受,靈恩路線開始可以溫和,但因爲它是一個超自然的境界,人就不會輕易滿足,他得到一部份,還要得到更多超自然的東西,是很吸引的,是很興奮的,所以不知不覺就愈陷愈深。
與靈恩路線的對話
福音信仰的教會領袖和靈恩路線的領袖舉行對話。在英國這個對話幾年前就開始了,代表人物一方面是靈恩教會的領袖,另一方面是英國Evangelical Fellowship的領袖,其中包括John Stott。他們在一起開過好幾次對談會議,在聚會中很坦誠的指出今天福音信仰教會的弱點,又指出今天靈恩路線的問題,不合聖經的地方。他們相當開誠佈公的來對談,就有些結果。靈恩運動的領袖們發現他們的路線和聖經真理對照的時候,發現了一些問題,他們有了一個比較客觀的心態來思想,福音派的領袖們也承認自己的弱點。這是一件好事。這樣的對話應該是有幫助的。雙方都需要用神的話來光照。這樣才可以避免不知不覺進到偏差裏去。今天我所等候的,求神的,就是能夠淨化靈恩追求的路線,有一條完全合乎聖經真理的路顯出來。
聖靈的恩賜是事實,我們不能否定,但是在追求恩賜的時候,怎麼用神的話來做為每一個方式,每一個重點的根據。不是把注意只放在超自然的經驗上,這樣就會成為教會的祝福。
(麥少文弟兄、王冠文姊妹及高陳靜茹姊妹錄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