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華人教會的展望
原載於《今日華人教會》25期,1980年1月,頁3-4。
[本文獲世界華福中心授權轉載]
前面的十年,可能是世界華人教會歷史中最重要的時期。如果我們謹慎尋求與順從聖靈的引導,這十年可能是華人教會面目一新發展最快的時期;但如果我們固步自封,不盡力發現並充分利用主為我們所預備的屬靈資源,則華人教會不但不能進步,反而會萎縮。
茲就管見,將筆者所希望發生,而在父神恩待之下確能發生的八件事,分述於下。
(一)護教著作的大突破
華人教會極切需要針對東方各大宗教、唯物論,以及世界各種思想主流而寫成的護教著作。希望華人神學學者中間有人肯埋頭研究,將心得公佈於世。今天向中國大陸傳福音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幾本針對共產主義思想背景,闡發基督教教義的好著作。
(二)新血吸取計劃
北美洲華人教會裡面,已經有數百優秀青年走上全時間奉獻的道路,且已進入神學院受造就。我們怎樣將這些主所興起的人才,有計劃的吸入各地教會的陣營之中?如果得法,他們將成為福音的强大生力軍!不然,他們可能鬱然引退。今天,我們需要在這一件事上有健全的全面性的組織。
(三)教會婦女解放運動
在世界各國中,各類職業婦女的能力與價值,正在獲得更大的注意。在華人教會裡面,姊妹們佔大多數,而且在愛主的信徒中,婦女是主力。過去,教會的各種傳統使婦女難以發揮她們的潛能,造成教會的大損失。我們應該重新檢討傳統的立場,作神學上更深入的研究,找出父神的眞正心意。如果父神在歷史中曾興起女士師,那麼為甚麼教會要對婦女的事奉角色加以限制?這是華人教會當前的大問題。
(四)企業化的屬靈意義
主耶穌把「見識」與「忠心」並列(路十二42)。見識是智慧。主耶穌要祂的管家們以智慧的方法去「賺」(太廿五16)。為了天國的「事業」而運用「企業化」的頭腦,這就是將俗事聖化。我們可以把世界上每一件事聖化。聖俗之分在於動機和對象。只要是為主,一切都是聖的。今天,我們需要屬靈的企業家,為基督的國度作精密而大膽的擘劃。今天,我們需要教會的策略家,屬靈的政治家(spiritual statesmen or church statesmen)。
(五)擴大獻身的範圍
教會歷史告訴我們,天主教自從成立了「耶穌會」(Order of the Jesuits)以後,就開始了顯著的發展。這些奉獻自己透過教育而傳教的人,對天主教有極大的貢獻。
今天,華人教會需要將獻身的强烈觀念推到傳統的範圍以外去!優秀的基督徒青年們,以獻身的精神投入各種傳福音的隊伍裡面去:「獨身福音隊伍」,「教師福音隊伍」,「大眾傳播福音隊伍」,「藝術福音隊伍」,「醫療福音隊伍」,「文字福音隊伍」…感謝主,已經有人在推行這一種運動。但是需要更强化、普遍化、具體化、行動化。
(六)新一代教會領袖的產生
筆者一代的教會工人行將過去。我們正在翹首等待新一代領袖的出現。希望他們更有異象、更有靈力、更會訓練信徒、更有整體的眼光、更積極傳福音、更合作!
希望八一年的「第二屆華福會議」,是年輕一代的領袖們所籌劃的、推動的、領導的。不是為了地位,而是為了華人教會光明的前途。
(七)分裂的醫治
根據研究所得的資料,北美洲華人教會中間,幾乎一半是因分裂而產生的。「分裂」竟然成為教會數目增長的第一因素!人的軟弱竟成為主恩典的工具。
切望各地華人教會領袖們,好好學習愛心宏量的功課。如果有意見不合、重點不同的時候,千萬要以君子方式,和平分道揚鑣。在這一件事上,我們必須有榮耀主的表現,進入屬靈成熟的境界。
但願在八十年代內,華人教會走上更合作的道路,發揮更大的力量。
(八)全面的見証
讓我們的見証不拘限於教會的圈子裡面,而延伸入社會中。讓社會聽見教會與信徒正義的聲音,看見他們眞理的立場,感覺他們的關懷,由而認識並歸向他們的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