眺望田野
原載於《今日華人教會》16期,1979年4月,頁4-6。
[本文獲世界華福中心授權轉載]
接受福音和傳揚福音,是每一個基督徒的權利和責任。我們傳福音的時候,可能不知不覺成了習慣,不是被愛推動,乃是例行公事。求主使華人的差傳工作有愛的內容,不是為了一個運動、一個節目,而是為了被主的愛所推動而工作。
「眺望田野」正是主耶穌所說的「舉目向田觀看」。我的信息重點放在「看見」這兩個字上面。聖經告訴我們,「看見」與差傳有密切的關係。
請先看太九36至38。主「看見」許多人好像羊沒有牧人一樣,就憐憫他們。當我們用主的眼光來看人羣的時候,就有了主滿有憐憫的心。但願在我們的差傳運動裏,有主的眼光與感覺。
然後又看見主的方法,第38節:「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主所指示的方法是「求」。差傳運動不可缺少「求」字。
在教會歷史中,一切有價值的、持久的、眞實的屬靈運動,都是求來的。華人差傳的運動,若失去禱告的內容,就成了空殼。上帝的膀臂運行的時候什麼都成了。缺少了上帝的同在,我們就好像當日門徒半夜搖櫓甚苦,搖來搖去還是在原來的地方打圈子。
太廿八章第7節的「看哪」,是表示著重的意思。主的使者在這裏很著重把這個信息傳達給門徒。什麼信息?提醒他們主曾經說要在加利利與他們相會;這個信息重覆了三次,可見這件事非常重要。這信息準備了門徒的心,他們到加利利去,在與主所約定的山上遇見了主,主耶穌把大使命給他們,「耶穌近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大使命,是我們必須看見的一件事。在這個使命後面有應許:主與我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今天,華人教會的基督徒必須看見大使命的意義,差傳運動的同工們要在各地各方說「看哪,看哪,大使命已經放在我們的肩頭上!」大使命裏面有權柄、有應許、有成功的展望。
再看約廿19至21。復活的主對門徒說:「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這是主的使命的託付。在此之前,門徒先看見主手中的釘痕、肋旁的槍傷。當日門徒接受主的差遣,因為他們裏面有一個動力,就是愛——主手中的釘痕、肋旁的槍傷所代表的愛。我相信門徒以後事奉主遭遇難處時,他們回想所見過的釘痕和槍傷就重新得力。每一個作差傳事工的弟兄姊妹,必須看見你是在主的釘痕和肋旁槍傷之下來工作。
再看約四35。當門徒用肉眼觀看的時候,他們感覺目前還沒有到收割的時節——還差四個月!但是主耶穌說:「舉起你們信心的眼睛來,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信心的觀看得到不同的結論。對於有信心的人,莊稼隨時是熟的,隨時都有收割的機會,不必等候。收割的機會是信心所決定的,不是環境所决定的。奧古斯丁講過一句話:「沒有準備的人,得時變作不得時;有準備的人,不得時變作得時。」我們用信心的眼睛看田野,我們立刻很興奮,呼喊說:「同工們,來啊!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讓我們動手吧!」
信心有感染力,你和有信心的人在一起,信心就高漲;你與沒有信心的人在一起,信心就消沉。在教會當中能成事的人,就是那些常說「能、能、能」的人。教會裏面有個爭戰,有人說不能,有人說能。那些教會是有發展的教會?就是那些說「能」的基督徒佔上風的教會。求主幫助我們說:「雖然我不能,但是主能。」
再看可十28。彼得對主說:「主啊,看哪!我已經撇下一切來跟從祢。」彼得不太放心,他怕主的眼睛看不清楚、還沒發覺他這麼大的犧牲。主要彼得看見他有所撇下的將有百倍的獲得。
我們中間有人正在考慮奉獻自己作宣教士,或有人已經決定作宣教士。有人決定的時候覺得自己有很大的犧牲,他們怕主不知道他們的犧牲有多大,心中深處常常有一個聲音說:「主啊,看哪!主啊,看哪!」主已經看見你把自己的心與身都獻在祭壇上。主要你看見,你為主放下的,要還你百倍;你所放下的不是犧牲,乃是蒙了特别大的恩典。
今天有很多青年人,仍然貪愛世界,以物質的享受為人生追求的目標,捨不得放下這些來响應主的呼召;每次聽見主的呼召就心裏發痛。主要你用新的眼光來看你的奉獻、用新的感覺來接受祂的呼召。「百倍」是主的計算;勇敢地接受主的呼召吧!快快樂樂地把自己獻在祭壇上吧!作宣教士的道路,是先鋒的道路,是特權的道路,是享受主應許的道路,是滿有人生意義的道路,是「百倍」的道路!
下面33節,主說:「看哪!我們上耶路撒冷去,人子要被交給人。」彼得說完了「看哪」以後,主也說「看哪,人子要上十字架。」當彼得看見十字架以後,就覺得自己的奉獻微不足道。
再看路十三7。園主說:「看哪!已經三年之久,我每年來找果子,找來找去找不到,只有葉子,沒有果子,不如把它砍了吧,何必讓它白佔地土呢?」
百分之九十九的華人教會在大使命的實行上,白佔地土。看哪!我們的虧欠!
如果華人教會仍看不見自己的虧欠就不會起來。我們還會自誇、自滿。主提醒我們:「以後若結果子便罷,不然,就把它砍了。」
最後啟一7說:「看哪!主必再來。」我們在主再來的亮光中看差傳工作,心裏面立刻有保證。主必再來,完成祂已經開始的工作,祂是最後勝利的王,是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主。就像抗戰時期基督徒學生特别喜歡唱的一首詩歌說:「耶穌不失敗,不失敗,不失敗,永遠不失敗。」
看哪!讓我們看見這一位主。差傳工作是這一位主給我們的託付;祂得勝,那些跟從祂的人也必得勝。
(本文摘錄自作者於一九七八年十二月香港青年差傳冬令大會開會禮中傳講之信息)。